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假山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水画立意对假山的影响

[复制链接]

156

主题

2

听众

4077

积分

总经理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12-11-23 10:12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贡献
    1156
    假山币
    2107
    威望
    814
    注册时间
    2012-8-31
    在线时间
    124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1:38: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山水画立意对假山的影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山水画发展至唐代,技法日趋成熟,既注重客观物象的描述,又注入了主观意念和感情。唐代画家在张璪在《绘境》中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也形成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准则。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画作品总是生动描写山野自然风光,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直至后世,这种浪漫主义风格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主流。画家多注重个体心境的体验,作画的目的并不在于描摹客观事物,而是营造一种意境,表达自己的感情,绘景只是手段,写情才是目的。
      意境是中国古代独创的一个概念,庄子讲“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中国山水画家追求象外之象,在山水画作品中注入启导性和象征性,托物以言志,山水画并不是具体复制自然景物,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提炼,创作出画家心中的山水,借山水画表象尽舒胸意。
      山水园开始于模仿自然真山真水的实践,至唐宋时期,人们开始从山水中找出规律,并加以归纳提炼,不拘泥于形态的相像,而追求气势和意境的契合。 皇家园林如艮岳在方圆仅十里的范围内构出千岩万壑的景观,《宋史·地理志》记载,艮岳“以十里之山而具千里之势,九十步之峰而与泰、华、篙、衡等高。” 这些都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高度提炼来实现的。至明清之际的江南私家园林中的假山,更是在城市中的方寸之地间形象的表达出山体的气势和变化,即所谓壶中天地,咫尺山林。
      另外,山水画家常在画中用题诗作为点题,表达创作意图,一般认为,题诗是山水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足可见抒情才是山水画的真意。后世的文人造园家在假山堆叠中也借鉴了这一方式,在山石上加入题跋,赋予山石感情和生命力。
      可以说,假山同山水画一样,都是人们表达内心对自然体验的方式,优秀的假山作品不仅可游可赏,也让人在游赏间体会到作者的心意才情,寻找到心灵的契合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假山网|联系我们|诚聘版主|积分规则|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74963号

    手机版|假山网   

    GMT+8, 2025-4-19 16:39 , Processed in 0.0816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公司名称: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苏氏山水工业园;

    联系电话:1392389858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