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8.018px]不管是真石材假山还是塑石假山,人们所观赏的都是假山的山形、山势,体会的是身临其境的空间感受。身临其境的空间感受最直接的就是来自于视觉方面的感受,因此在塑石假山设计[size=18.018px]中创造良好的视觉感受是首先考虑的。视觉,既是精确定位的同时也是具有广泛空间性的,既包含了前景中的特定物,又包含了假山周围的景观要素,还包含了假山之后广阔的背景。而视距是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景观效果的观赏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观赏的空间艺术效果与观赏视距适当与否关系很大,观赏对象与观赏点之间的距离不同,视觉敏感度也会不同。距离的变化使人的视觉敏感度按近、中、远在依次降低。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人们所处的距离不同,对景物的注意程度和注意内容夜是不一样的,体现着从整体到局部,从概貌到细节的渐次变化。
[size=18.018px] 1 观赏视距
[size=18.018px] 人在观赏时所处的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观赏点与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就是观赏视距。观赏视距的适当与否对观赏艺术效果关系很大。按照人眼的构造,在平视静观情况下,以垂直视角 30°、水平视角 45°范围内时,观赏景物最为适宜,也就是说观赏景物的较佳视距是景物的三倍左右。一般大型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 3.3 倍,小型景物约为 3 倍。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 1.2 倍。如果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则依垂直视距来考虑,如果景物宽度大于高度时,依据宽度、高度进行综合考虑。在观赏高大景物时,视距在景物高度一、二、三倍时分别有不同的观赏效果:当视距在三倍处时可看到观赏对象的整体及周围环境,二倍处时可看到观赏对象的整个造型及局部,一倍处时可观察到观赏对象的图案细部。视点不断移动,视距也随着不断移动,从而产生出不同的视觉体验,令人意味深长。
[size=18.018px] 2 观赏视距对塑石假山的影响
[size=18.018px] 同一个事物,当我们处于不同的视距欣赏事物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事物的不同层面,也会给欣赏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塑石假山的欣赏中同样如此。古人在假山的欣赏过程中,就有着“远看山势,近看石质”的说法。这些都说明了视距对塑石假山景观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给塑石假山创造更好的视觉体验,在进行塑石假山设计时,就需要针对视距设计规律进行重点把握。通过对视线与视距的控制,以及借助建筑、植物等的遮挡,进行空间的分隔与组织,使游人在视觉心理上产生咫尺山林的环境气氛。
[size=18.018px] 在园林塑石假山平面总图的设计中,主要是考虑观赏视距和动态观赏的要求,然后再安排初一定的景观视线,以求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观赏过程。
[size=18.018px] 2.1 三倍视距
[size=18.018px] 看到的是山的外形和它所处的环境,对于山体的把握要注重形体的塑造,要与所在环境相交融。包括山体的轮廓、组合和所体现的走势、神态,以及它与周围植物、水体、建筑等之间的关系。主山与次山之间起伏变化,形成山体的主脉,山脊线的脉络表现山势的走向,山体的山麓、山腰、山头各部分的起程转合,表现山势的陡缓。山体间会形成沟、谷、壑、壁、坡的不同景观。
[size=18.018px] 在这一视距,塑石假山景观给人的第一印象,对其景观质量的好坏,有这先入为主的影响。因此,塑石假山的设计首先要就其大形而论,表现在塑石假山设计中就是要符合自然山体特征,山体形体自然、完整,山体外形与纹理协调一致,山体气势连贯,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与周围环境之间也要协调一致,使完成的作品融入到园林艺术空间。
[size=18.018px] 2.2 二倍视距
[size=18.018px] 走近山体或走入山中,人们更多的是注意山体本身的形态。除了把握大形,细部也要仔细斟酌。石块的进退、交插、转切带来凹凸感,包括由此形成沟、缝、洞、涧、崖等不同的地貌特征。
[size=18.018px] 因此,在塑石假山施工中,对处于近观范围内的部分,要进行重点的处理。例如山皮之间连接的处理一定要用统一的横向或竖向纹理的手法,切不可横竖兼有交叉使用。要使其纹理相符,不能有悖于自然山石的脉象,设色要统一,色彩的明暗过渡要显得自然,这样才会使塑石假山能够顺接地自然,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size=18.018px] 新安大好山水之奇峰怪石68.jpg(115.6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47 秒前 上传
[size=18.018px] 2.3 一倍视距
[size=18.018px] 这时,观赏者可能会对一些情节特别感兴趣,要进行细部观赏,这也就是前边所提到的“远看山势,近看石质”中的“近看石质”的层面,对塑石假山的观赏进入了静态观赏的状态。为了满足这种观赏要求,假山的肌理和“石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石质”,山石的质感,代表石品、石纹、石理和石色。此时,石材表面的纹理都呈现地十分清新,要十分注意利用石材自然的纹理、质感、色泽,加上堆叠的手法,使山体变化出不同的效果。
[size=18.018px] 在塑石假山近视景观的塑造靠的是对山体的细部处理。因此,处理好塑石假山表面肌理是施工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新型材料塑石假山,由于它们翻模与天然石材,所涉及到的是施工过程中的修形、补塑等手法的综合运用。而对于水泥塑石假山,阳角部位是参观者的着眼点,要特别处理,大型塑石假山阳角的肌理要拉长,多采用刻的手法,使得整体凹凸感和层次感更强。初次之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施工员具体把握等等。细部观赏的地方就成为了塑石假山中需要重点塑造的部位,以免使塑石假山太假,造成游人的心理落差。
[size=18.018px] 为了满足这种观赏要求和避免塑石假山的短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考虑:一是增加在塑石假山一倍视距处的景观形式。可以在塑石假山中穿插配置一些观赏价值高的天然山石作为分景,或是具有特殊风格的近景、特写景(如某些特殊风格的植物、水景、小品、题字)等,以此来转移其细致鉴赏的焦点。例如在河北省北戴河集发观光园中热带植物园的两处塑石假山,穿插配置了水景(瀑布、溪流)、小品(水车、)、植物、动物(鱼)、盆景以及题字 6 种景观,使游人没有人造景观的生硬感。二是减弱塑石假山在一倍视距处的观赏,如在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银谷美泉”小区 GRC 塑石假山和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郎家园金地国际花园水泥塑石假山中,具体措施有:塑石假山与水景观结合,采用叠水和近景的植物配置等形式对作品进行虚掩弱化,采用水面的形式使人的观赏视距变大,减少其对塑石假山的细部欣赏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