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假山的发展始于秦汉。秦汉时期,假山的发展就由筑土为山到叠石为山。中国的山水画的发展对假山的影响非常的大,随着魏晋兴起山水画之风,唐代筑山之风大盛,此时出现了专门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 假山的出现打破了真山难以经常去游览的局限,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赏到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假山比真山更为概括、更为精炼。大自然的真山真水是假山制作的蓝本。假山在创作中可以加入人的思想感情,将思想感情融入其中,赋予假山艺术内涵。艺术家们在制作假山时力求不露人工痕迹,让人对假山真假难辨。中国假山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是一脉相承的,以求达到似真非真,虽假犹真的地步,在赋予人之思想感情,让假山观之耐人寻味。 到了明清两代,假山又在原来的基础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制作假山的书籍。也有不少假山宗师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使假山艺术更臻于完善。最为著名并得到广泛关注的园林假山书籍在这个时候有明代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这些书里面都有关于假山的论述。假山发展至今,较为古典而又又名的传统假山,除开苏州园林外,还有上海的“豫园”、南京的“瞻园”、北京的“静心斋”、中南海的“静谷”等。这些假山通过合理的布局、精湛的堆叠技巧以及细致的施工,成为传统假山中的典范,驰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