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假山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园林水景设计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1

听众

4408

积分

总经理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13-9-22 09:28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贡献
    2563
    假山币
    794
    威望
    1051
    注册时间
    2013-7-15
    在线时间
    300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5:25: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组织园景以水池为中心,辅以溪涧、水谷、瀑布等,配合山石、花木和亭阁形成各种不同的景色,是我国造园的一种传统手法。
      (一)池面处理
      水池的形式和布置方式,要因地形,池面大小和周围环境,因地制宜地处理。大致是庭院和小园林多作简单形状的水池,周围点缀若干湖石,花木和藤萝,再在池中养鱼,植睡莲等,如畅园,壶园。中型园林一般采取山池、花木和房屋综合处理的方式,但因面积不大,池面处理仍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在水池一角用桥梁、水口等划出一、二小面积的水湾,或叠石成水涧,造成水源深远的感觉,网师园即是这类例子。狭长的水池也是中、小园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但各园布置方式不同,壶园、畅园、鹤园及半园都在水池一端架桥,将水面分为主次两部分,以增加层次和变化。怡园则以曲桥和水门将水池分为三部分,形状狭长曲折,不但主次分明,而且能配合水面的大小,将山石花木与厅堂、旱船等组织成不同的风景。在以假山为主题的园林中,往往用狭长如带的水池环绕于山下或伸入山谷,以衬托山势的峥嵘和深邃,使山水相得益彰,环秀山庄就是这种例子。
      面积较大的园林如拙政园和狮子林,由于园内分为若干不同的景区,故以形状富有变化的水池串连各景区,成为既有主次又有变化的统一体。其中拙政园在主池以外,或以支流潆回于亭馆山林之间,或导为水院,更觉变化较多。该园中部的水面仅占园内面积的五分之二,可是由于布置得当,却富有江南水乡气氛。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划分水面的方法常因池面大小而不同。水面宽广,可用岛屿来划分,如拙政园中部和留园中部池中小岛。其中拙政园二岛之间仅隔一水峡,既分而又有联系,互相掩映而有层次。由于私家园林面积所限,除上述二例外,其余一般用桥来划分池面。这种方法可使空间割而不分,比较适合于在小水面上采用。此外也有采用水门(如怡园),亭(如狮子林)、房屋(如拙政园小沧浪、小飞虹)等来划分水面的,但毕竟属于少数。
      池上架桥,通常位于水面较窄之处,以梁板式石桥为多。这种石桥的形式,除配合江南园林的风格多采用水平线条外,还考虑桥身与水面的关系,其高低每视池面大小而定。如拙政园诸桥因池水开阔而桥身空透,能使水面空间互相贯通,达到似分非分和增加层次、产生倒影等效果。小水池则桥面贴水而过。既便于观赏游鳞莲蕖,又能使人感到池水比实际为广阔,如附近有假山、岩壁,则更可衬出山势的峥嵘。艺圃、网师园、狮子林池中的曲桥,西园池中与八角亭联系的曲桥,离水面都较近,便是这类例证。桥上栏杆多于石墩上加水平石条,比例低平,形象简洁轻快,比铁栏杆较能与环境相协调。有的还在石板桥上叠湖石为栏杆,如慕园。木桥不多见,拙政园香洲南侧的石板木栏小桥是一变例。该园小飞虹是苏州诸园中唯一廊桥,在组织园景方面既分隔了空间,又增加了层次和景深。圆拱桥也不常用,原因是桥身较高,不易和池水面积相称,所以常位于不显著处,并以一孔为限,如网师园的小拱桥,位于池之一角,效果就较好。平弧形石桥可能是明代传统式样,孤例唯见于艺圃。池水狭窄处还可用步石代桥,实例仅存于环秀山庄涧谷中。此外还可用黄石或湖石叠为拱桥,并植藤萝,给人以既是假山,又是桥梁的感觉,如狮子林的叠石拱桥小赤壁,形如水谷崖洞,就是一例。
      此外,还有个别园林将水池置于山洞中,如洽隐园的小林屋洞,洞中积水为池,有曲桥导入洞内,较为别致,再如小灵岩山馆,于池北建大小二水洞相连,也是少见的做法。
      总之,苏州诸园水池形式各异,而以狭长形占多数,因为这种形状的水池从纵长方向来看,不但风景有层次,而且在池水交汇的水口和转折之处,以桥梁作为近景或中景,可使园景更为深邃。
      
      (二)池岸处理
      自然形成的池岸,平原地带多为平缓的土坡,至于山中的溪流深潭,则有岩壁,石矶或断崖散礁等。苏州古典园林,取法自然,水池有土岸,也有石岸。据明代文徵明所绘《拙政园图》,可知明时拙政园土岸多而石岸少,但是土岸易被雨水冲刷而崩塌,因此目前苏州各园土岸极少,多数叠石为岸,或间用石壁、石矶与整齐的驳岸,或临水建造水阁,水廊等,以便使池岸有多样变化,不致于呆板单调。
      1.叠石岸沿池布石是为了防止池岸崩塌和便于人们临池游赏,但处理时还必须与艺术效果统一。苏州各园中的叠石岸无论用湖石或黄石,凡是比较成功的,一般都掌握了石材纹理和形状的特点,使之大小错落,纹理一致,凸凹相间,呈出入起伏的形状,并适当间以泥土,便于种植花木藤萝。网师园池南及池西北石岸,在临水处架石为若干凹穴,使水面延伸于穴内,形同水口,望之幽邃深黝,有水源不尽之意,而整个石岸高低起伏,有的低于路面,挑出水面之上;、有的高突而起,可供坐息,是黄石池岸中处理较好之例。环秀山庄在临水假山脚下挑出巨大的湖石,宛如天然水洞,也是成功的手法。总之,叠石池岸不宜僵直,尤不能太高,否则岸高水低如凭栏观井,和凿池原意无异背道而驰。为了便于临近水面取水浇灌花木,叠石池岸常有自然式踏步下达水面。这种踏步也有利于造成池岸形象的变化。
      2.石矶苏州大小园林中池岸常有石矶,大致有两种形式:小型的仅以水平石块挑于水面上,如装驾桥巷残粒园(十四—4)、网师园水池北岸以及拙政园荷风四面亭一侧;大型的以崖壁与蹬道等作背景,叠石如临水平台,与崖壁形成横与竖的对比,并使崖壁自然地过渡到池面,如拙政园雪香云蔚亭南侧石矶。
      3.驳岸驳岸造型单调,不宜多用,因为无论用条石、乱石或虎皮石砌筑整齐的驳岸都与园景难于调和,但在某些部位,如房屋和平台的临水部分,往往须用石驳岸。而普遍采用自然式叠石池岸,所需湖石或黄石数量很大,施工也较复杂,因此驳岸成了开池理水无可避免的内容。砌筑驳岸时石材形体和石缝处理能否得当,对于园景产生不小影响。在造型上,条石石缝成水平状,易与水面及房屋相配合,自较乱石及虎皮石驳岸为佳,唯费工较多。环秀山庄补秋舫的驳岸为了与左右石壁相呼应,在条石间嵌砌若干湖石,是一种较为生动的做法。
      4.土岸为了防止泥土崩塌,土岸坡度不能太陡,所占面积自然较大,因而小规模的园林很少采用。如果园林面积较大,处理得当,土岸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拙政园中部池中土山两侧土岸边芦苇丛生,北侧林木茂密,景象自然生动,颇具江南水乡特色,是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难得的土岸实例。此园假山东南土岸叠石一、二层,配以林木竹丛,有紫藤舒展探伸于水面之上,既保护土岸,又增添山林景色,是一举两得的处理。
      (三)其他
      1.溪流与水涧天然溪水以盘曲迂回,树木掩映,时隐时现者为自然。留园西部小溪虽缺乏盘曲变化,却能利用树木造成幽深断续的效果。此园中部西北角的水涧,两岸叠石较好,涧口设一小岛,增加了水涧的层次与深度。狮子林修竹阁后部的水涧,两侧石岸错落有致,水面曲折幽深。网师园东南角小涧,叠石不多,却能造成源头深远,余意不尽的印象。
      2.瀑布苏州位于平原,本无瀑布可言,但旧日园林往往设法制造人工瀑布。如环秀山庄西北角假山,利用屋顶雨水,流注池中,略有瀑布之意,唯已年久颓毁。该园另一小“瀑布”在东南角假山上,于石后设水槽承受雨水,由石隙间宛转下泄,仅夏季暴雨时如昙花一现。狮子林问梅阁屋顶置水柜,其北累石为瀑布四叠,但水柜不常开,不过聊备一格而已。
      3.池底水井与泉水苏州古典园林中环秀山庄的飞雪泉与网师园的涵碧泉都是天然泉水。此外拙政园西部、狮子林、怡园、听枫园,畅园、鹤园、壶园等处水池内都据有一定深度的水井,与地下水相通,在亢旱不雨时,池水不至完全干涸。同时井水冬天温暖,可供鱼类过冬。此外如网师园、西园,耦园等园内水池与园外河道相通,有利于保持池水清洁。有的还设有水闸,用以调节水流,但主要供夏季池水高涨时向外排水。狮子林水池则在复廊南侧设阴沟管与园外下水道相接,当池中水位过高时可向外宣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假山网|联系我们|诚聘版主|积分规则|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74963号

    手机版|假山网   

    GMT+8, 2024-11-22 20:22 , Processed in 0.1064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公司名称: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苏氏山水工业园;

    联系电话:1392389858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