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假山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明清婺源木雕装饰中所蕴含的意义

[复制链接]

401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总经理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12-10-19 08:3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贡献
    9538
    假山币
    8126
    威望
    5306
    注册时间
    2012-7-24
    在线时间
    298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0:05: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地,东连浙江衢州,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崇文习儒之地,今为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历史文化的积累,使得婺源的文化既有明显的徽派特征,而且还融入了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域性文化的元素。尤其是婺源木雕更是集诸家之长。它既有徽派木雕的生动、丰富灵巧,又不失粗犷大气的艺术风格;又有浙派木雕的精细、华丽;还有福建木雕的单纯概括、以及赣文化的朴实无华。这些都使得婺源木雕形成了它自己特有的风格和面貌。
      一、儒家文化
      自古以来婺源就以文风昌盛、教育发达而闻名,曾被誉为是“东南邹鲁” 和“书乡。先后出了许多的文人才子,如我国宋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大师朱熹,明代篆刻家何震,清代经济学家江永和科学家齐彦槐等人祖籍都是婺源。婺源学风鼎盛,这或许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所谓人分士、农、工、商四等,以士为贵。尤其是这曾经出了一位文化和思想巨匠朱熹之后,婺源这种读书的风气越加浓厚。
      由于婺源属于山区,山多地少,素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经济比较困难。在一切以朱子思想为圭臬时代里,读书做官就成为山区人摆脱贫困、求得生存的一种最佳选择。婺源历来有东北乡和西南乡之分,以严田、豸峰和罗田为界,上为东北乡,下为西南乡。在东北乡,如思口、沱川理坑、段莘等地,选择努力读书,以期望金榜题名的思潮尤为流行。因此在东北乡这些告老还乡的文人官僚比较多,他们荣归故里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建造祠堂和宅院。为了向朝廷和当地百姓表示为官的清廉,他们的房子多以小巧精致而著称。虽然小巧,装饰也不追求奢华,而是比较的合理务实,但他们却非常重视装饰的文化底蕴、风格及美感。婺源沱川理坑“天官上乡第”和“司马第”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这与西南乡有些商贾贵胄极尽奢华的装饰刚好相反。这些文人官僚从全国各地归来,同时也把各地的人文、风俗带回婺源,使得婺源人文艺术向前迈进了一步。婺源东北乡的木雕装饰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它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更具有教化功能,它的许多装饰题材都表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理念。文人士大夫重视儒学哲理,而世俗社会倾向于儒教伦理。东北乡民众借用木雕这一特殊的媒介为平台,从各个不同角度一一展现出儒家思想中崇人伦助教化的道德原则。常见的题材有:忠义、中庸、冠礼、读书及第等。这些题材多以历史人物、戏曲故事为主,其风格也较为高雅严肃。
      “仁”是儒学的中心思想,它是以孝悌为基础,以此作为情感的枢纽,仁爱的根源,慢慢地演变为君臣之间的忠义;朋友之间的信任、帮助;亲人间的和睦,夫妻间的恩爱等。表达此类题材的内容很多,比如《桃园三结义》《周文王访贤》《郭子仪拜寿》《闺训女儿经》等。这些精美的木雕装饰反映了屋主人的审美情趣。
      “忠义”是儒家思想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中国封建社会,君臣,朋友之间的关系也都体现着忠义的思想。做君主要心中有百姓,他的任何决定都是以江山社稷为重,而非个人喜好。而做臣子的则要尽忠尽责,恪尽职守,不能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做朋友要忠肝义胆,不能太过计较个人得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不但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同时它也是一种人生追求。东北乡表现此类题材的也特别多,比如:《赵子龙救孤》《岳母刺字》《木兰从军》《杨家将等》等。图1为沱川理坑“司马第”隔扇门中绦环板木雕作品《关公千里送嫂》。此宅建于清初,距今已有350年,主人余维枢是清代顺治年间的兵部主事。这栋房子中的木雕装饰有两组题材,一组是表达忠义类,另一组是以吉祥图案为主的动植物形象。在东北乡除了以儒家思想和吉祥图案为题材,还有描写世外桃源生活的题材,但大部分都是文人士大夫的住宅中出现较多。这是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在文人士大夫中是较为普遍的。“孝道”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的君王统治都提倡以“孝”治天下。“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用父权来反映君权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在中国封建社会,孝悌观念深深的植入人心,因此这类题材在东北乡的木雕装饰中也是较常见的题材。如《孝感动天》《乳姑不怠》《亲尝汤药》《啮指心痛》等。
      “忍让”正如《论语?里仁》所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孔子认为,“忠恕”是一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宽容忍让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儒家提倡的忍让、仁爱、宽恕等思想起到的教化作用是让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在东北乡此类题材出现最多的内容是《百忍图》、《百忍堂贺寿》等。
      “读书及第”也是儒家思想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封建社会人份四等——士、农、工、商,以士为贵。因此“学而优则仕”就成为中国文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选择。所以这些莘莘学子寒窗苦读,来日金榜题名的典故就特别的多。如《蟾宫折桂》、《喜报临门》《庆加冠》等。在这些木雕作品中有些题材还喜欢采用成组的方式,比如《状元及第》与《告老还乡》;《乡仗耆硕》《林下优游》等。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善始善终,从状元及第到高老还乡,这是大部分文人士大夫所希望的结果。以上这些是婺源东北乡出现较多的以儒家思想为题材的木雕装饰,它们不仅具有装饰性,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在东北乡即便是寻常百姓也通常采用以儒家思想为题材的内容,或配以动植物纹样的吉祥图案,这与西南乡商贾多用财源广进类的木雕装饰有着较大的差别。
      二、世俗文化
      由于婺源属于山区,山多地少,加之人口众多,赋税又重,因此当地百姓为了生存,外出经商,将本地资源丰富的茶叶、木材、竹子等运到山外去卖。特别是在西南乡,背井离乡,外出经商的人尤为之多,鼎盛期曾经是“十户之内,商之三家。”这与东北乡“虽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情况刚好相反。落叶归根,不论你身在何方,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商人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位并不高,在外经商的婺源商人经营致富后又回到婺源,他们建造规模雄伟宏大住宅的愿望,却遭到封建法规限制。在中国封建社会建造房屋有严格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记载:藩王称府,官员称宅,庶人称家,住宅建造大小亦受限制。王侯、官员按等级造房,“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画。”于是西南乡的巨贾在建筑装饰上下足功夫,在讲究栋宇鳞次、宅院相贯之外,细部的装饰更追求美轮美奂,竭尽雕刻之能事,几乎所有建筑非雕即刻。其木雕装饰题材也主要以世俗文化为主,表现儒家思想的内容相对较少。在婺源西南乡表现世俗文化题材的木雕装饰主要有以下几种:财源广进类、反映世外桃源生活、吉祥图案等,有些住宅还出现了表现风月场所的题材。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当时的环境影响,使得西南乡商人较多,而东北乡文人士大夫相对更多,尤其是理坑被称为仕宦名村。因此西南乡传统文化更为世俗化,而东北乡儒学更为昌盛。但不论是儒学,还是世俗文化,它们都是婺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婺源“儒商文化”的一种含蓄表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假山网|联系我们|诚聘版主|积分规则|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74963号

    手机版|假山网   

    GMT+8, 2025-7-21 07:46 , Processed in 0.0781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公司名称: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苏氏山水工业园;

    联系电话:1392389858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