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艺术在中国的造园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如今喜爱园林的人越来越多,在园林前驻足欣赏假山的人也不少,但真正“读懂”假山的人却并不多,这正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好的假山虽多,但是真正能欣赏它的“知音”却难觅。这里谈到欣赏,笔者就来和大家简单做一下分析。 用喜爱的心情来领略个中意味即为欣赏。欣赏与“看”、“观”、“游”、“睹”不同。多数人欣赏假山只停留在“看”上面。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游客们便联想到狮子啊、大象啊、“九马腾图”、“仙人对弈”之类的,这种联想小孩子都有,是只限于形式上的一种最普及的联想。“看”假山并不等于“欣赏”假山。就像观看书法绘画一样,人们多能通过书法结构、布局、运笔等感受到它们的美,但要真正懂得欣赏,就必须要培养出一个初步的接收系统。 一个人如果没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接收系统,比如弄不清篆、隶、楷、行、草的发展递进过程,也弄不清书法家从前人那里接受了什么,抛弃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只是零星地看过一些书法印刷品,就不可能真正懂得欣赏书法。在这个接受里,除了对历史的认识外,最主要的是意象能力的培养。 那么要如何才能具备这种接受系统呢?首要要具有一定的造园叠山的历史知识,其次要懂得叠石造山的种类、流派极其各自的特点;再者需要懂得叠石造山的技法技巧,最后还需要具备“意象”能力,即在欣赏中,能够进入意象世界。具备这些了,才可以开始欣赏假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