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雕塑家游文富为2006年的关渡自然公园户外雕塑节创作了《竹变》雕塑作品。这是一个现场特定装置,在地里安装了数百根细竹竿构成了一片轻轻摇曳的竹林,并随着时间的变化,体现了风荷天气的互动。潘娉玉也构筑了环境雕塑装置《不能走进的竹林》,一种坚实的、浮动的天然建筑材料,几个世纪以来被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使用。 竹子是可再生资源,是世界上生长得最快的植物之一,在台湾大量种植。潘娉玉的作品《无处可通的桥》,使我们思考怎样接近自然和我们人类保护环境的责任。张力山的艺术书籍使用了传统亚洲艺术和材料。他利用宣纸和中国水墨画制作其书籍,创作了像《二月雪,一场又一场》这样的作品,对我们地球不断变化的天气模式进行了评价。 夏爱华利用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和日本景泰蓝制品采用的矿物颜料,给她在2008年台北关渡自然公园的环境艺术作品的树枝染色。夏爱华还在日本学习了传统的景泰蓝技术,将这项文化遗产融入到了当代雕塑和装置中。台湾的环境艺术是十分独特的,因为创立这门环境艺术的艺术家将他们的亚洲文化遗产、训练和背景引入到这门艺术当中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