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假山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烟雨园林中

[复制链接]

74

主题

1

听众

1945

积分

项目经理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2012-11-22 15:09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贡献
    538
    假山币
    1063
    威望
    344
    注册时间
    2012-10-8
    在线时间
    37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3:50:0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园林中的美是与雨分不开的。雨是云的化身,烟雨朦胧,犹如仙境,具有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远离尘世的意境。
    园林的雨境,具有别样的情趣,特殊的含义,或看,或听,烟雨朦胧,淅淅沥沥,雨水如柱,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别具诗意,使人联想无边,回味不尽。
        柳宗元在《钴潭西小丘记》中曾对这类意境作了很好的诠释:“清冷之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这“目”、“耳”、“神”、“心”的直接感触,便有了愉耳悦目怡心神的体验,而升华为诗情画意的意境美。烟雨缭绕,几乎成了古人所向往的人生乐园之态。造园者更是极尽能是,营造雨境,可谓园林何处无烟雨:
    博雅腾声数杰,烟波浩淼,浴鸥晴晖,三万顷湖裁一角;
    艺圃蜚誉全吴,霁雨空蒙,乳鱼朝爽,七十二峰剪片山。―――苏州艺圃对联之一紫髯夜湿千山雨铁甲春生万壑雷―――苏州网师园对联之一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苏州耦园对联之一
        在赏景中,看雨别有诗意:细雨垂杨、疏雨戏鱼、斜雨落花、骤雨垂帘……,雨,自然之物,却使园景中的平常物体有了动静之韵、虚实之韵、曲直之韵、藏露之韵,与人的情趣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美妙的境界。雨,不仅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之外,还能时时散发出清新与芬芳的气味,那特殊的风雨气味,也是令人陶醉的。
        雨声,更具有诗意,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明代诗人李东阳写过一篇《听雨亭记》,惟妙惟肖地道出了听雨时的心境:静观子既辟北轩作亭,亭之前杂植群卉,而性独爱荷,置二盆池,种者常满。尤爱雨,雨至众叶交错有声,浪浪然,徐疾疏密,若中节会。静观子闲居独坐,或酒醒梦觉,凭几而听之,其心冥然以思,肃然以游,若居舟中,若临水涯,不知天壤间尘鞅之累为何物也!
        借着亭前小小的荷池听雨,如梦如醉,恍若仙境,心灵自由翱翔,摆脱了尘世的一切烦劳。
    拙政园有两处著名的雨境景观,一处是“听雨轩”,一处是“留听阁”。听雨轩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院,轩为四面开窗的建筑,前后植芭蕉,轩前有小池。每当雨天,“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聆听雨打芭蕉,便有一种别样的雅兴,一种舒心的享受。杨万里曾有《芭蕉雨》诗,对雨打芭蕉作了最好的注解:“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研。细声巧学蝇作纸,大声铿如山落泉。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
        留听阁是一单层阁建筑,体型轻巧,四周开窗,便于观景。阁东有水池。盛夏时满池荷花,鲜丽夺目。园林主人却偏偏不去渲染这种绚丽,而是别出心裁地在“残荷败叶”上作文章。秋意浓浓时,美艳的花朵败落了,秋塘枯荷成为另一种意境―――残缺美。历史上许多文学艺术家钟情于这种意境,创造出令人心动的作品,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便是最著名的诗句之一。在留听阁听雨,秋雨的凝愁,枯荷的落寞,冷风的萧瑟,如歌如泣,动人心弦。如此境界,即便没有领略过悲喜人生的人,也会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真切感觉,产生冷寂清幽之美感。(周苏宁 苏州日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假山网|联系我们|诚聘版主|积分规则|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74963号

    手机版|假山网   

    GMT+8, 2025-8-21 19:09 , Processed in 0.07819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公司名称: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苏氏山水工业园;

    联系电话:1392389858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