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8-23
- 阅读权限
- 90
- 精华
- 5
- 注册时间
- 2012-7-24
 
TA的每日心情 | 2012-10-19 08:36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贡献
- 9538
- 假山币
- 8126
- 威望
- 5306
- 注册时间
- 2012-7-24
- 在线时间
- 298 小时
|
廊本来是为联系建筑物而出现的。在一张中国园林的平面图中,我们把整个平面图作为一个面,图中的亭、榭、轩、馆等作为点,廊、墙、花架等作为线,整个平面图就是通过线的联络,把各分散的点连接成为有机的整体,与其它园林基本要素互相配合,形成平面图内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景区。
我国一些较大的园林,为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气氛,通常把全园的空间划分成大小、明暗、闭合或开敞、横长或纵深、高而深或低而浅等有对比有节奏的空间体系,彼此互相衬托,形成各具特色的景区。而廊、墙等这类长条状的园林建筑形式,经常被用来作为划分空间或景区的手段,从而表现出其所特有的丰富、变换空间层次或过渡园林空间的作用。
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一般属于一种“虚”的建筑元素,两排细细的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廊顶。游人可透过柱子之间的空间观赏廊另一边的景色,像一层“帘子”一样,似隔非隔、若隐若现。
廊的基本类型。从廊的横剖面上来分析,大致可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和双层廊。其中最基本、运用最广泛的是双面空廊形式。从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的结合角度来分析,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爬山廊、叠落廊、水廊、桥廊等形式。
在园林的平地、水边、山坡等不同地形上建廊,若地形与环境不同,其作用及要求亦不相同。首先是平地建廊。在园林的小型空间中,常沿边布置,以争取中心庭院的较大空间,也可代替墙,形成沿园林外墙布置环路式的游廊,丰富围墙景观,增加了风景的层次和空间感,同时起到了指引路线、避免游人日晒雨淋的作用;或是联系建筑群,分划、围合空间,达到多样统一的空间效果。其次是水边建廊,供欣赏水景及水上建筑之用,形成以水景为主的空间,有位于岩边与凌驾于水上两种形式。
要注意石台、石墩宜低不宜高,最好使廊的底板尽可能贴近水面以使二者互相贯通。再次是山地建廊。供游人登山观景和联系山地上的不同建筑物,也可借以丰富山地建筑的空间构图。根据廊的屋顶和基座可分为沿坡而上的斜坡式(爬山廊)与层层跌落的阶梯式(叠落廊)。另外还有一种桥廊,桥与廊结合,除供游人休息观赏外,对丰富园林景观也能起到很大作用。桥的作用在园林中比较特殊,桥上设廊更是锦上添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