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8-23
- 阅读权限
- 90
- 精华
- 5
- 注册时间
- 2012-7-24
TA的每日心情 | 2012-10-19 08:36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贡献
- 9538
- 假山币
- 8126
- 威望
- 5306
- 注册时间
- 2012-7-24
- 在线时间
- 298 小时
|
1.鸱吻的形成
鸱吻是我国古建筑中重要的屋顶装饰附件,它突出于正脊两端,因外形如鸱尾而称。虽因时代变迁,先后曾被称为蚩尾、祠尾、蚩吻、龙吻等,但历代均认为该饰物象征水之精,故/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0。其实,鸱吻的存在也有它的实际功能。在古建筑的大屋顶上,正脊与两条垂脊相交产生一个节点,由于节点处极易渗水,因此就必须对它严密封固,然后再进行美化处理,这样既有装饰美感,又起到了保护屋脊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象征,带有避邪消灾和吉祥如意的美好含义。两千多年来,鸱吻在造型上历经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简洁到繁复的演变,但始终建立在使用功能与审美形象的和谐统一之上,从而成就了中国古建筑屋顶的优美曲线,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
2.鸱吻的原型
从鸱吻名称的出现和更替以及它的造型演变便可看出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关于鸱吻的起源及原型问题,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理解,但都具有辟邪吉祥之意。
后汉赵晔在吴越春秋#阖闾内传6谈到吴王阖闾令伍子胥筑城的故事中写道:/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吴在辰,其位龙也,故小城南门上反羽为两鲵鱙以象龙角。0这里认为正脊两端象龙角样的反羽,即是鸱尾起源的见证。最早记载鸱尾的文字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汉记中,其中述及柏梁台失火之事:/柏梁台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可见,当时人们认为鸱尾的原型就是有着/虬尾似鸱0的鱼。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已故日本学者松本文三郎先生认为鸱尾的本质就是印度空想化的摩竭鱼(摩伽罗),即鲸鱼,在佛经上是雨神的座物,能灭火。该说法得到部分中外学者的赞同,但又有学者认为鸱尾形成鱼形是在辽宋以后,摩伽罗之说是在鱼形形成以后才可解释得通。所以对于鸱吻形成之始其形状到底意味着什么,至今仍是个毫无定论的谜。
3.鸱吻的雏形
从已出土的汉代房屋明器和汉代画像砖中可知,汉时屋顶样式以悬山和硬山为主,正脊和檐口平直,正脊两端有向外向上的突起物,且该突起物还不能算是独立的屋顶饰物。但是,这时期建筑正脊两端起翘的造型已初步奠定了正脊的基本样式,而该形象也暗示着装饰的必然。
4.鸱吻的造型演变
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盛行,凿崖造寺之风遂起,从北魏晚期宁懋石室石刻之中可见比较原始的、早期的鸱尾形象,在脊端呈角状反卷,虬尾上指,背后无鳍,身体无雕饰。
隋唐时这种反卷上翘的造型发生了变化,鸱尾的外围轮廓上开始有鳍状处理,并且这种形制逐渐固定下来,形象逐渐完整而成熟起来。从晚唐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可以看出,此时期的鸱尾出现了龙口吞脊的形象,其尾部反卷上翘,已不与正脊直接连接,随之鸱尾也改称鸱吻。
北宋与辽,南宋与金、元对峙时期,鸱吻形成了有头有尾的完整形象,至今尚存的建筑实例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正脊都有完整的鸱吻形象。金元时期,鸱吻的尾部已不是向脊中央卷曲,而是渐有向上向外卷曲的趋势。元朝以后,龙形的吻逐渐增多,到了明、清两朝已经很普遍,也就顺其自然地将其称为/龙吻0了。明代的吻尾向后卷曲,吻身上有小龙,鳞飞爪张,颇为富丽。到了明、清,吻上的抢铁和上面的拒鹊慢慢演化成了一把宝剑。清代的大吻与明代相似,官式正吻逐渐定形化、程式化,多用琉璃制成,五光十色,更彰显出皇家的威严和气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