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假山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月廿四话拙政园荷花

[复制链接]

156

主题

2

听众

4077

积分

总经理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12-11-23 10:12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贡献
    1156
    假山币
    2107
    威望
    814
    注册时间
    2012-8-31
    在线时间
    124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4:39:0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荷花虽是一种季节性的花卉,可一年四季荷都会时隐时现地出现在苏州人的生活中。人们爱它出污泥而不染,爱它亭亭玉立而无瑕,是花中君子、凌波仙子。  看荷当由春天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虽不一定有蜻蜒立上头,却也可见水色静幽,映着数角清荷,红鲤穿梭,垂柳相依,微风荡波,倒影浮动,曲折摇曳,欲露还隐,点画得春意无边。
           盛夏看荷更是别有韵味,一池碧水,风过荷举,琼珠圆润,青枝濯水,莲叶婷婷,荷葩嫣嫣,香远溢清,鱼戏荷动,蝉噪林静,鸟声惊落片片落英,与水波共荡漾,凉意自然而生。
      到了仲秋,水面清盈,阔叶摇拂,裙拖绿水,莲蓬点点,雾蔼烟漫,暗香残留,不由让人心静情怡。
      至于深秋时的衰荷也是另有一番景致,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陆游的:“枕上雨声如许寄,残荷丛竹更催诗”。倚栏静听,秋雨滴碎荷声,夹杂着几许蛙声,淅淅沥沥,组成一曲大自然特有的乐章,别有一种冷清萧瑟的秋思。
      冬天里的残荷则在琼瑶满眼时偃伏于冰雪之间,荷叶固然已残败,可并不让人感到凄凉,人们将干枯的荷叶采摘下来,整理堆叠好,用来包裹食品,清香盈室。而在荷池的墨土下,无限的生机正蓄势待发,等到春回大地,整个荷池又将是一个灿烂的世界
      现在,灵岩山顶吴王馆娃宫的遗址里,玩花池还完整地保留着,池内荷花也年年盛开,承载着千年的文脉。黄天荡的大部分都已填没,让人回想起那个向湖水要粮的日子。而苏州城里赏荷最好的地方也就要数园林中了。
      苏州古城内外,名园荟萃,历代园主以及设计者、文人墨客流连吟哦于此,他们将自己的理想、人格、精神、审美融进这一方方小园之中,借助有形的物质实体,构建出无形的精神天地,他们在构思园林的同时,也塑造了自我。园名、亭台楼阁名、匾额题刻楹联无一不是透露景观的文学渊源和表达志趣的人文内涵的手段。融辞赋诗文意境于一亭名、舫额中,游人得以借助这些高言妙词而领略景物的韵意、情景的相容极至人生的真谛。
      园林中以荷花命名的且可赏荷的亭堂楼榭可说为数不少,沧浪亭中的藕花小榭、怡园里的藕香榭、艺圃?D谷书堂前的爱莲窝等等,又都是临水而筑,在这些地方赏荷真是名副其实,水波荡漾,青盖亭亭,莲花朵朵,斜依着护栏,看那采莲女的小船破水漾波,荷风香散,一叶清凉从心底而生。
      拙政园与荷花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情愫,早在明代王献臣造园时就建有芙蓉隈和水花池,明崇祯年间王心一在归田园居建有芙蓉榭。至今园中以赏荷花、观荷叶、闻荷香、听荷声的带有荷名的著名景点就有远香堂、荷风四面亭、香洲、藕香榭、留听阁、芙蓉榭等。于是从仲春池面的点点尖尖角直至深秋的满塘枯荷,荷花每个生长期的特点:稚嫩、娇羞、圆润、成熟、结果、老残,如演人生。拙政园也以名花点缀着名园。
      走进拙政园大门,踏着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沿东墙不过数步,就到了芙蓉榭。
      拙政园东花园景物疏朗,水面明净开阔。芙蓉榭居于池东,正处在水面东、西轴线最东端,底部平台挑出水面,整座水榭凌波飞架,轻巧空灵。芙蓉榭的屋顶成卷棚歇山式,四角飞翘。榭外围有回廊,美人靠环绕,南北两面墙上开有漏窗,东西方向各设一副落地罩,更妙的是这两副落地罩,朝西的为方形,而向东的则为圆形,暗喻着天圆地方的意思,雕刻精细,美奂绝论,隔着这两副地罩赏荷,方、圆图案相叠,恍如一幅加了镜框的中国山水画。
      拙政园在建园初,就有芙蓉隈,文徵明的《拙政园卅一景图》中还专门给它精描细写,并配以诗。不过当时芙蓉隈是以周围栽种木芙蓉为主,但因为它濒临水边,水中遍植荷花,同样也成为赏荷的好地方。
      拙政园中部的主建筑远香堂,在文徵明画的拙政园图三十一景中被称为 “若墅堂”。 “不出郛郭,旷若郊野”,乾隆年间,拙政园经新园主整修后,若墅堂被改名为远香堂,堂名取自北宋周敦颐的著名散文《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远香堂面水而筑,园主在水中遍植荷花,以荷写意,以荷遣兴,以荷喻人,“与荷同洁”当是文人雅士对自己品行的比照。
      远香堂堂北平台宽阔,临水,石栏傍池,对岸小山横陈,曲桥如带。这里池面开阔,正对满池花香,赏荷是这里的主景:春天小荷露尖生机盎然,夏日荷花薰风清香远送,秋季残荷听雨滴答有韵。晨看露滚翠叶,晚赏夕照红荷,在这里赏荷,颇有浩大的气势,如西湖般接天莲荷无穷尽,香远溢满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斜地照在远香堂的戗角上的时候,荡舟扑进还有些凉意的荷池,采莲戏鱼。荷情、荷景、荷意,荷风、荷声、荷香、荷味、远香堂实在是赏荷宴饮吟诵的好场所。
      在远香堂北一泓碧池荷花中,建有单檐六角攒尖敞亭,名“荷风四面亭”,翘角飞举,亭中小石桌、石凳,体型轻巧,周边空旷,在亭中观荷,就象置身在立体画中,烈日酷暑,此地却“荷风四面”来,举目清凉。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唱着荷池边的歌谣,满池的荷花争先恐后笑脸相迎,眼前背后,左侧右边都有红莲白荷,清香四溢,原来已来到荷花世界的中心,宛在荷中央!著名园艺家、作家周瘦鹃写道:“四面荷花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炎夏意幽寻。”
      留得枯荷听雨声,是李商隐的诗句,在拙政园里被用来作了阁名。这是一座两面临水的精美建筑,单层,四周开窗,左、前方是一碧池,池中也是荷花满塘,从春天池面冒出点点绿钱到盛夏时节的满池华盖,直至秋意浓浓的枯叶残花,几乎横跨三季。
      深秋的细雨敲打着衰败的残荷,虽然残花败叶的凄凉让人不忍目睹,然秋塘枯荷却另有一种残缺美的意境,不少文人以此为题,咏诵诗句也不谓少,名句要推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了。花谢了,人已老,景犹在,情难忘,触人心境,发人幽思。那是一种孤寂落寞之境,秋水凝愁,枯荷焦黄,冷雨溅叶,弥漫着一腔萧瑟秋风,真是黄昏更兼细雨,点点滴滴到心头,表现的是一种冷寂清幽之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假山网|联系我们|诚聘版主|积分规则|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74963号

    手机版|假山网   

    GMT+8, 2025-7-17 21:11 , Processed in 0.0775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公司名称: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苏氏山水工业园;

    联系电话:1392389858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