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假山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叠山理水”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复制链接]

156

主题

2

听众

4077

积分

总经理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12-11-23 10:12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贡献
    1156
    假山币
    2107
    威望
    814
    注册时间
    2012-8-31
    在线时间
    124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6:03: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的具有诗情画意的综合艺术品。以博大精深的艺术称誉于世界,她不仅涉及建筑、生物、文学等学科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美学思想。自然界的山岳,以其丰富的外貌和广博的内涵而成为大地景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历来都用“山水”作为自然风景的代称。而中国古典园林亦常被称为“山水园”。“叠山”和“理水”不仅成为造园的专门技艺,而且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如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写“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面……故水得山而媚”。现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叠山理水”为例来分析其中的美学内涵。
    叠山理水1.jpg


    1、 历史沿革
    中国古典园林初期的“叠山理水”充满了原始崇拜的意味。在商周时代的苑囿中就建有土筑的高台,即“鹿台”、“灵台”等,此时的台线条简单,体量庞大,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景观,具有通神、望气、游观之功用。而周文王的灵沼不仅被称为“神池”,而且它围绕着灵台,就象征了“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之意。
    秦汉时期,蓬莱神话盛行,宫苑中普遍存在模仿三山的表现形式。此时的水体规模庞大,数量众多,并且水体开始作为联系其他构图因素的纽带,如张衡在《西京赋》中所记述的“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址,周以金堤,树以柳杞,豫章珍馆,揭焉中峙”。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人文化的影响,造园风气为之一变,“老庄告退,山水方滋”,以凿池构山的自然山水为本色,以返朴归真、山居岩栖为高雅,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莫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文人学士将山水文化推上了历史高峰,山水审美所产生的影响已不在宗教文化之下。由于文人直接参与造园活动,从而把造园艺术与诗、画相联系,有助于在园林中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宋徽宗的“艮岳”以“左山右水”为格局,山体“雄拔峭峙,巧夺天工”,水系完整,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
    元明清时代,造园活动无论在数量、规划。、或类型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造园艺术、技术日趋完善,出现了以山水局部来象征山水整体的更为深化的写意创作方法以及专业匠师和造园著作。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经过了从原始崇拜到宗教崇拜,再到世俗的以自然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的过程。
    叠山理水2.jpg

    2、 审美层次
    李泽厚曾谈到审美的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而要为观者提供这三个层次的审美感受,中国古典园林一般要通过三个创作境界:首先是创造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生境”,然后进一步上升到艺术美的“画境”,进而升华到理想美的“意境”,最后达到三者互相渗透,情景交融的高潮。
    2.1 “生境”的创造
    中国古典园林力图把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由于山与水的密切关系,山嵌水抱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园林内的山,有土山、土石山、石山之分,特别是石山,能够以小尺度而创造峰、恋、岭、岫、洞、谷、悬岩、峭壁等形象的写照,能够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局面。而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即所谓“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河万里”。如带状水面是自然界溪流()的艺术再现,它忌宽而求窄,忌直而求曲。此外,为了求得变化,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宽窄对比,这样,泛舟于其间便可产生忽开忽合、时收时放的节奏变化。
    2.2“画境”的创造
    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着重于写意。深受绘画艺术影响的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大自然的概括、抽象从而获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艺术成果。从叠石的章法和构图经营上能看到诸如“布山形、取恋向、分石脉”,“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等山水画理的表现,可以说,叠山艺术把借鉴于山水画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写意方法在三度空间的情况下发挥到了极致。如《园冶》所云:“峭壁山者,靠壁也。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江南园林类似这种处理屡见不鲜。拙政园海棠春坞庭院,于南面院墙嵌以山石,并种植海棠及慈孝竹,题名为“海棠春坞”。网师园梯云室北部庭院,贴近北部院墙点缀着两三块玲珑透剔的湖石,自梯云室透过隔扇看去,宛如一幅图画镶嵌于精美的镜框之中。
    叠山理水3.jpg

    2.3
    “意境”的创造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中国古典园林常预设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借助于山、水、花木等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此类主题可以得之于遗闻轶事、历史典故、文学创作,还可以是风景名胜、自然风光的摹拟。如扬州“个园”在意境处理上把春夏秋冬铸入一个园。春山在人口处,以粉墙为纸,前列若干石笋竿竹作绘,象征春笋破土;夏山在西北角,以湖石塑成白云飞卷,泉洞霏霏,配以荫林、凉亭、折桥、荷池。具有夏的意境;秋山在东方,倚立于亭之一侧,呈暗赭色,寓意万物萧瑟;冬山在东南角,石质洁白如雪,似有惨淡入睡之意,后墙凿洞引风,颇有啸寒意境。
    叠山理水4.jpg 叠山理水4-2.jpg 叠山理水4-3.jpg 叠山理水4-4.jpg
    园林景观的意境,还经常借匾联的题词来破题,这种形式犹如绘画中的题跋,很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强其感染力。即所谓的“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例如昆明大观楼建置在滇池畔,悬挂着当地名士孙髯翁所作的l80字长联,号称天下第一联。上联咏景下联述史,洋洋洒洒,把眼前景物写得全面而细致入微,把作者即此景而生出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表达了绵延无尽的意境。
    此外,声音、气味乃至春夏秋冬等时令变化,雨雪雾晴等气候变化在创造“叠山理水”的意境方面亦起到不小的作用。无锡寄畅园从惠山引来泉水形成溪流破山腹而入,沿溪堆叠为山问堑道,取名“八音涧”,水的跌落在堑道中的回声叮咚犹如不同音阶的琴声,行走于其问,耳边回响着空谷流水的琴声,意境非同一般。再如《园冶》中记载“山容蔼蔼,行云故落凭栏,水面粼粼,爽气觉来欹枕”,“俯流玩月,坐石品泉”。说明夏季可以因借行云、清风、明月等来烘托意境。
    叠山理水5.jpg


    3、 小结
    园林是一种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即使在山明水秀的地方,人们仍然要造园林,把山光水色引入园中,供人们欣赏游憩。在人烟稠密的地方,人们更希望建造花园苗圃,以避尘嚣。可见园林是调剂我们生活的好的场所。我们需要园林。
    总之,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果我们认真发掘其中的精粹,这对于造园及弘扬园林文化是极有意义的。只有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如果我们多考虑一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及趣味,就会创造出更适于当时当地人人需求的园林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假山网|联系我们|诚聘版主|积分规则|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74963号

    手机版|假山网   

    GMT+8, 2025-7-5 04:14 , Processed in 0.0875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公司名称: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苏氏山水工业园;

    联系电话:1392389858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