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假山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清造园的骨法用笔

[复制链接]

112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总经理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12-7-27 08:44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贡献
    5987
    假山币
    3208
    威望
    2967
    注册时间
    2012-7-24
    在线时间
    88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0:09: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骨法用笔”在画论中是画家的笔头功力,指笔有力地描绘对象的骨体相貌。
    对于具体的中国古代绘画技法,“骨法用笔”主要指山水画的“勾”与“效”,勾、效
    二法是山水画的骨架和基础。“勾法”是指用笔以线表现为主,主要作用于轮廓及结
    构明确处,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几乎看不到生硬板滞的线条,曲折是山水画中重要的造
    型手段,也是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明清园林也包含着绚丽多姿的线条美要素,园林
    设计家以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叠山垒石,开泉凿池,如同画家在纸上运笔一样,讲究线
    条的曲折与美感;在中国古代画论中,“皱”和“效”的含义十分相近,沈宗岑在《芥
    舟学画编.作法》中说“依石之纹理而为之,谓之效。效者,皱也,言石之皮多皱也”
    。可见,“皱”即是“效”,“效”即是“皱”,“效法”是表现山石、树皮的体质、
    肌理的技法,主要分为披麻效、斧劈效和折带皱三大类。明清园林中山石的“皱”
    和树干的“裂”与山水画毅擦的质感意思相同。明清园林中假山的山面有若效擦的线
    条,表面粗糙,极不光滑,纹理纵横,凸凹不平。如“拼掇法”取自“斧劈鼓”;“随
    致乱掇”取自“折带效”等;“压掇法”取自‘披麻皱”;北方大型园苑中的湖石假山
    则多取自“鬼脸皴”。
        (1)运用“骨法用笔”叠山垒石、开泉凿池创造出明清园林的线条美与质感美;
    山水画中,对山石的外轮廓线的勾勒力求曲折多变,文震亨《长物志.水石》说:“园
    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体”“回环”即曲折。明清园林的叠
    山,充分利用了“勾”这一绘画技法,以曲致为上,假山外轮廓线高低错落,避免成
    一条直线。利用了“勾”这一绘画技法,使明清园林中的假山显示曲折有致的线条美;
        (2) “皴”是中国画中根据各种山石的形质提炼概括出来的一种用笔墨表现阴阳
    脉理的特殊线型技法。“欲显其脉理及阴阳背向,则用效法”,是说山水画画石用披法
    级出山石的肌理走向,表现山石峰峦的结构质感。历代的园林假山匠师多有绘事而来,
    因此我国传统的山水画论也就成为指导掇山实践的艺术理论基础,利用“效”这一绘
    画技法,使假山山石的表面粗糙皱漏,纹理纵横,凸凹不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假山网|联系我们|诚聘版主|积分规则|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74963号

    手机版|假山网   

    GMT+8, 2025-5-15 20:22 , Processed in 0.0817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公司名称: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苏氏山水工业园;

    联系电话:1392389858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