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的“近山”山腰为了突出前倾的动势以及显示上部的力量,山腰要“瘦”(收),避免对称。山腰的瘦不能忽略造型的强度及比例,过瘦易断裂,有弱不禁风、扭捏作态之感。山腰过肥,虽有虎背熊腰的作用,但会冲淡上部峰顶的力度,违背此式造型的宗旨。 配合主题朝向面的山腰的“收”和峰头部分的“放”要有适当部分的对比,这样“近山”的形象才会生动;而另一侧作为背部(不是山后面)的山腰,为了增强主题的动势,一般要顺着前倾方向的动势而考虑变化,状如满月之弓,蓄势待发。背部的曲线对比可以简单一点,一则不是主线条,二则为了烘托主面的线条来突出面部,但要避免与主线条成平行走向而显得单调。 近景山腰要善于用虚的处理手法,如洞穴、沟槽、皴纹脉理等变化。在全局,尤为山腰区防止出现大的版块、长而无曲的线条;一旦发现要立即纠正,但不能过分工细,除非留住主次对比而特意留下的面、线保留,一般能分则分,能曲则曲,不要一视同仁,不加分析全部改掉。过分工细反而琐碎而失神;大大咧咧不注意主次各项对比,作品会僵涩生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