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12
 - 阅读权限
 - 90
 - 精华
 - 1
 - 注册时间
 - 2013-3-4
  
 
 
 
   
TA的每日心情  |  2013-5-20 08:40 | 
|---|
 
  签到天数: 47 天 [LV.5]常住居民I - 贡献
 - 8517 
 - 假山币
 - 2760 
 - 威望
 - 3487 
 - 注册时间
 - 2013-3-4
 - 在线时间
 - 142 小时
  
 | 
         中西园林由于在相对隔离的文化圈中独立产生、发展起来的,因而对方所没有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品质。蕴涵了不同的造园思想。  
 
 
         西方造园艺术的发展轨迹,虽然其风格是多变的,但总体风格一直是规则几何型,崇尚理性主义,以形式的先验的和谐为美的本质;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主流,表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生成以来,一直沿着“崇尚自然”的道路一直走到封建社会结束。中国园林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发展、完善,终于形成了形成自然写意山水园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包含了中国园林的精髓;与自然关系密切,力求变化;对永久性的表现。与中国风景画一样,概括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接近并以象征的方式展示自然的本质。这并非自然的翻版,而是“追求自然的本质”。而“追求自然的本质”恰好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 
   
         而若说中国园林的精髓是“诗情画意”,那么则不能体现中国园林的本质。因为,西方园林也是具有“诗情画意”的。西方造园家门在设计,创造园林时,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渗入到他们所创作的园林艺术中去。 西方传统的园林艺术精髓与理想大概是一回事,很少例外。西方园林追求传达一种秩序与控制的意识,有时与自然界的“杂乱无章”形成对照。通常,这类园林或包括花木、喷泉、精心制作的雕塑等要素,以传达一种快乐、华美或奢侈的附加意识。 
 
 
        由于中西园林艺术具有不同的精髓,追求各自的理想,因此,在艺术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园林的象征手法,无论是用山石,或用水池,或通过花木的选择培植,总是存在,且总是有意识的,而这一方式,在西方并不普遍。相反,中国园林也缺少西方人希冀找到的成分,特别是缺少规则、对称的规划布置人工操纵水源组成喷泉,以及对草坪的大量使用。 
 
 
        总而言之,中国园林的精髓是追求“自然的本质”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则强调“秩序和控制”。 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我们应多方研读,才能品味其真谛,吸收其精华。在自我的设计中,若能适当借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设计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