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江西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那么江苏宜兴则是名符其实的陶都,中国的盆栽古盆以及现代使用的盆栽盆,大都是宜兴的紫砂盆,。自从我涉及中国古盆收藏以来,就有一个心愿,有朝一日将亲临陶都-宜兴,揭开紫砂盆的面目。清晨的宜兴让我感到「雾煞煞」,天空是灰青色,一处一处的白烟袅袅升空,街道两边尽是红瓦、绿瓦、大缸、小盆,五颜六色地,招引客人。脚踏车、汽车、拖引车、赶路的人们,在这个小镇喧嚷着,老实说宜兴一点都不美也没有艺术气息,虽然现在提笔写它,可是心里还是「灰落落」。但从它的经济、艺术的观点而言确实具有非凡的重要性,让我们从制陶艺术的观点陈述如下: 宜兴 战国时代称「荆溪」,秦汉时称「阳羡」,晋惠帝改名为「义兴」,宋太平兴国年间为避讳宋太宗赵匡义,始改为「宜兴」,因「宜」与「义」两音相似之故,在古盆的收藏中常有「荆溪口口」或「阳羡口口」,都是宜兴的陶器,宜兴的陶艺有悠久的历史,传说战国时代为越王立下汗马功劳的范蠡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带着爱妾西施来到宜兴隐居,在宜兴他教百姓制作陶器,大家称他为「陶朱公」。 富贵土 当我参观宜兴陶瓷陈列馆时,顺手买了一本紫砂壶,其中有段耐人寻味的故事:话说某年,宜兴忽然来了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每天到乡下大声叫卖「卖富贵土啦!谁买富贵土,买到就会大富大贵。」好奇的村民向他问富贵土在那里,僧人便带村民朝黄龙山、青龙山和白锡山一带去,说这里山中有富穴,出产富贵土,你们只要挖一挖就可以发财了,说完便不知去向。果然山中有各色陶土,民间称为「五色泥」或富贵土,我想只要是成名的地方,就会有神秘的「传奇故事」我们就把它当成故事吧。后来我在「阳羡名陶录」书中,发现确有此记载。 紫砂泥 我的好友东方陶瓷公司鲍总经理,驱车带着我们来到丁山镇的黄龙山上,实地探查采挖现场,斜坡式隧道深入地下层,地面铺双铁轨用钢索拉起运泥车箱,每三个车箱连成一环。第一层是表层、石块、砂砾做一般建筑使用,第二层黏土遇水成浆,可塑性及透气性不良,不能做紫砂盆,第三层龙皮层用做一般较粗糙的日用品,第四层紫砂泥做为紫砂盆之用,约深入地层350~400公尺,紫砂泥紧紧夹缠在一种叫甲泥的泥层之间,称为「岩中岩」或「泥中泥」,依白色泥、黄色泥、蓝绿、天青、紫褐色,层次分明的在夹层间,一般用语,老紫泥、本山绿泥、紫灰色泥是用于乌泥及白泥的原料,天青泥、紫褐泥是紫泥盆的原土,在窑烧的过程中,这些各色泥土经过高温窑烧后产生各种色彩如: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铁灰铅、葵黄、墨绿、青蓝等颜色,在树盆的习惯用语上则分别为乌泥、紫泥、红泥、朱泥、贵妃泥(桃花泥)、墨泥、柿泥等。在紫砂泥中加入白石或烧过的碎片混合做成胚胎,经过窑烧后盆面产生不规则的斑点,称作梨皮。 我们看着运紫砂泥的车箱,运出隧道口后,将原土倾倒到山腰的集泥场,然后由一批工人攀爬在紫砂泥的土块上,分门别类的把天青泥、石黄泥、本山绿泥、带有鸡眼的紫砂泥等良质原土挑出,而这些良土用来做乌泥盆或茶壶使用。紫砂盆的制作过程,先将挖出的泥料捣碎、筛选、过滤,养土(放置大缸内经过3~5年的风化期),然后再炼泥成泥团,这些泥团是极为微粒的团聚体,是由石英、云母、赤铁矿、等多种矿物质所构成。少量的团聚体则由高岭土等单一矿物质所构成。紫砂盆的气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团聚体内部的气孔,属于闭口气孔,另一种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属于开口气孔,紫砂盆的良好透气性可能跟这种特殊的微粒团聚体有关,这些团聚体因风化后产生的泥团,其结构没有被破坏,在烧后产生较大的收缩,四周出现了很多气孔,以利透气,很适合植物根部的发育,紫砂盆所含三氧化铁约9%,吸水率大于2%,从古至今都是最好的树盆。 选泥与泥矿 当工人将所要的原泥选出后,还要经过一段清除过程,工人把原土中的夹石、老坱、废土和比较明显的含硫、含铁物质,再凭外貌颜色从本山甲泥选出制作紫砂陶的紫泥、红泥、绿泥等。从天青泥中选出制作紫砂陶的石黄,原料泥中的少量铁质,则通过加工过程中的吸铁装置,加以清除以确保品质,鲍总经理告诉我,青龙山的表层多为石灰岩,遇高温窑烧则成灰,若原料泥中被污染,则烧成的陶盆表面就会爆砂,成一小洞一小洞,因此陶工很注意石灰岩的污染,我们站立在宜兴陶瓷陈列馆广场,远远看去青龙山的表层已被挖去作石灰粉、水泥,只剩下半个山丘。而青龙山、黄龙山、黄龙村矿脉相连,地底层已被挖空,据估计本山甲泥、东山甲泥、西山甲泥、紫砂泥、乌泥和绿泥的储藏量只有2700多万吨,因此在1984年政府下达指令,宜兴陶土及紫砂泥禁止外运,以保障宜兴地区陶瓷厂的使用。 神奇的泥变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龙窑」,来到鲍先生所经营的东西陶瓷公司,位于黄龙山的山麓,他的祖先历代都是从事陶器制作,他极为热心的招待我们,为了让我们更能体会紫砂泥窑烧的变化,特地到他的后山的堆积厂,不厌其烦的将各种不同颜色的原土窑烧后的变化详加介绍,我在阳羡名陶录(清,吴骞着)发现,原土经800度C到1000度C窑烧时的变化如下: 石黄泥:朱砂色 天青泥:暗肝色 澹红泥:松花色、桃花色 浅黄泥:蓝碧色 密口泥:轻赭色 白砂泥:澹黑色 本山绿泥:浅黄白色 天青+石黄:古铜色 以上为古代制作紫砂盆其泥色的变化,提供大家参考。 鲍总经理准备了各种原土,让我们带回台湾作为参考,我们约定下次再到他的工厂进行为期三天的紫砂盆实地制作。我非常感谢他的用心良苦,海峡两岸虽然远远相隔,彼此的心还是相连的,大概是因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吧。 龙窑 鲍总经理带领着我们,来到丁山镇周墅村探查中国仅存的「龙窑」,这个「龙窑」,已经是600多年的古窑,有200多公尺长,建筑在山坡上,从远处看很像一条龙,烧炉在龙头,窑顶呈拱形,两旁有很多圆孔,窑背每侧各有20多个烧火眼,窑高约2公尺,宽3公尺,用耐火砖砌成,每次可烧紫砂盆1000多件,均由三个侧门进出,我们到时正升炉烧窑,陶工以松枝从烧火眼置入燃烧,窑内产生纯青的火焰,之后将烧火眼封住,再往龙头移进,40多个烧火眼均封住后,于窑内闷烧二天二夜,然后打开烧火眼,再等三天三夜就告刚成。当我们要离去时,龙头正冒出浓浓的烟雾,飘上天空,这个仅存的古龙窑,仍然负有薪火相传的使命,何时会被时代潮流所淹没,那只有自求多福了。 紫砂盆 宜兴的制陶业,经考古发现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以明、清两代最为兴盛。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当时为太平年代,国泰民安,士大夫、达官巨贾都沉醉于棋书画,吟诗品茗之余,喜欢在庭院中摆饰盆景以赋风雅,因此紫砂盆就流行起来,明代盆大都是铁砂和粗紫砂,很古朴且式样不多,到清乾隆(1736~1795年)在宜兴有陈文伯、陈文居以「寄石山房」、「荆溪水石山人」制作紫砂盆,质地细匿、样式多、透气性、吸水性良好,远销到日本,受到盆栽界的一致好评,一直到嘉庆年间(1796~1820年)当时的漂阳县县宰(副知县)陈曼生,极力推展紫砂盆,亲自设计、篆刻。再由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两人作盆,世称曼生盆。不但国人喜爱也受到日本人的珍视与典藏,因此日本盆栽界把中国紫砂盆称「古渡盆」,从此宜兴紫砂盆扬名立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