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假山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园林石景营造中看古代文人的审美取向

[复制链接]

74

主题

1

听众

1945

积分

项目经理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2012-11-22 15:09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贡献
    538
    假山币
    1063
    威望
    344
    注册时间
    2012-10-8
    在线时间
    37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5:25: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是从事艺术活动的特殊主体。他们的艺术实践活动涉及面很广,几乎包括了古代艺术的各个门类,古代江南园林营造者多为文人。中国古代文人学士向以“清贫”、“孤高”自诩,其对艺术的审美追求,无不融入了带有强烈社会色彩和理想色彩的感情内容,在其丰富的感情世界里,人品的雅俗观十分鲜明。文人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士”的艺术,在发展中受儒、道等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加之文人特有的文化功能和人格特征,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

    1.以“清、丑、奇、怪”为美
    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对园林用石中的上品——太湖石的美学意义作了阐述。他认为,太湖石之所以为人所欣赏、珍爱,是因为它具有“如虬如凤”“如鬼如兽”的象形,这些怪石能使人有峰峦岩壑的精神感受。陈从周《说园》中说道:“奇特之峰,其态在变,而丑石在诸品中尤为难得,以其更富于个性,丑中寓美也”。园中赏石的“怪”“丑”其实就是要奇,就是要不同常形,愈怪、愈丑,愈见出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也就愈少见,愈神奇,珍贵,也愈耐观。

    2.以“自然”为大美
    自然,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大自然;二是未经人工雕琢而保持原始自然之形态。石之可赏,石之称奇,全在天然,绝不假于人力。一经人力雕琢,再好的奇石,也会使它价值丧失殆尽。出于自然,成于自然,形貌自然,虽不神奇,也耐赏观。园林假山,讲究“做假为真,以假乱真”,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在很小的面积内,展现出层峦叠障、峰峦起伏的气势,从而增添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
    天然即天真,自然。它是文人艺术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是各种文人艺术所一致追求的趣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的思想核心就是主张“自然无为”,提倡“道法自然”,反对人为。《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是认为未经雕饰的朴素的语言才具有真美。庄子也是崇尚自然之道的,庄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把“天地”“自然”归之为“大美”。只有自然而然的乐才是真乐,只有自然而然的美才是真美。自然的反面是虚假造作,这是艺术家们所极力避免的。但是任何一件艺术作品又都是“人工”的结 果,为了在这种矛盾中获得平衡,文人艺术家们就竭力使其作品的“人工”痕迹不明显,不为表现而表现。因为,在他们眼中,“人工斧凿痕”最为不美,而“清水 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则因其天然的趣味而成为美的典型。

    3.“皱、漏、透、瘦”与空灵清秀之美
    李渔说:“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这是对赏石形貌的一个审美要求。中国古代文人欣赏奇石,往往就是欣赏自己,他们面对“皱”,不免想到历史变迁、人生易老、仕途艰险、宦海浮沉。现在留存在杭州的著名古石“皱云峰”是“皱”的典型,它叠皱如山,起伏变化,而且透洞漏穴、扭曲走势生动,给人以气象万千的愉悦。“瘦”是指石体修长,中间有束腰,它是由人体形象引申而来的。从审美时尚来看,唐代重丰满、肥美,宋代以来重清秀、瘦美,因此清瘦可以说是古代文人的象征。现在留存在苏州留园的著名古石“冠云峰”是“瘦”的典型,他修长挺拔,线条流畅而有力,给人一种清秀之感受。“漏”、“透”是指石体中出现的前后、上下贯穿的洞穴,它们是在地质运动中形成的,大小不等、方向各异,产生匪夷所思的奇妙结构。洞穴基本上是圆的,而中国古代的审美情趣,对“圆”的喜
    爱和崇奉具有鲜明的特点:“太极图”圆形之玄妙;文学作品中之圆满、圆通、圆转、圆融的词句常被使用。“漏”具有幽深感和神秘感;“透”又具有通明感和空灵感。

    4.“拙、朴”之美
    所谓“拙”、“朴”之美,不是笨拙之呆愚,而是质木无文、纯任天然的质朴美。远古时期的原始艺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拙是真实自然形成的,而后代文人艺术家所追求的“拙”,则是有意为之,刻意的追求。古代文人追求之“拙”,绝非是笨拙、稚嫩,而是在技巧极为娴熟的基础上,放弃对外在技巧的刻意追求,在艺术创作中,尽量保持自然状态,使作品若出自天然,毫无雕琢的痕迹。庄子所谓“大巧若拙”就是这个道理。文人画家同样追求“拙”的境界,主张要无意地、自然而然地于“拙”中体会出画的奥妙。以生拙为艺术最高造诣,是文人画的一条重要原则。

    5.追求“意境”之美
    苏州园林中以石做景,最讲意境营造。正所谓“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意境这一范畴包含了经验、情感和思想,是中国文人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通常是通过表现有限而给人无限的感受,即“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中国古典美学特别强调艺术中的“虚境”。即强调虚实结合,即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所以中国书画历来讲究留白,园林亦不例外,造园者在造园布局时,常让幽深的意境半含半露,或是把美好的意境隐藏在一个或一组景色的背后,让游者自己去观赏、联想,去领会其深度。更为重要的是,此种境界还包含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情感归宿的执著追求。文人造园融入中国诗画艺术的清和淡泊之美,那飘逸高远、冲漠淡和的山水写意使人如饮醇醪。以和为美,以善为柔,这是中国文人园林艺术的一个根本特征,这自然也是山水诗画意境追求在其审美领域内的投影。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的审美取向和园林石文化的内容,意义、功能、表现形式、空间环境、艺术和石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叠石掇山理论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不一定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但任何一种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是在一定原有基础上开始的,同时还要有所借鉴和进一步创新。陈从周教授曾指出中国古典园林引得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风景洵美故然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国园林的历史文化渊源。尤其是当今社会提出生态文明时,中国传统的绿色空间园林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古代园林中所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对现代园林景观的营造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网易博客 李方联)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假山网|联系我们|诚聘版主|积分规则|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74963号

    手机版|假山网   

    GMT+8, 2024-11-28 13:43 , Processed in 0.0954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公司名称: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苏氏山水工业园;

    联系电话:1392389858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