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水,主要是指水岸叠山置石方面的几种基本手法。江南园林中叠石理水,指的是叠石护坡取岸、分隔水面、置石分导水向以及特定的石水结合造景观。 叠石岸(假山驳岸)——园林中沿池布石是为了防止池岸崩塌和便于游人临池游赏,是理水的主要方式之一,最主要的功能是挡土造景,即可围连也可段叠,并适当间以泥土植绿。一般应掌握石材的纹理和形状特点,使之高低错落、纹理一致、层次分明、立面凹凸相间、曲线流畅自然,贴水步石放置牢固,与园内假山布局总的走向一致。根据环境,常采用叠置临水踏步、平台、水矶、步石等方法,组合成景。叠石池岸不宜僵直,特别不能太高,否则岸高水低如凭栏观井,和凿池意愿相背。叠石岸必须掌握好在水面线以上的观赏效果。 江南园林中的驳岸也称假山驳岸,是指用湖石或黄石按照叠山原理,临水叠成的自然式驳岸。驳岸的重要功能是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态,以对峙交错,转折起伏的形式,在水陆之间、大小之间形成自然的过渡,陪衬周边的景致,贴近山水园的立意,因而被推为首选。驳岸造型应掌握形面简洁,疏密有致,收顶平缓,层次分明等基本要领。 如网师园池南及池西北石岸、环秀山庄水池水口都是成功的手法。如今用现代建材砌筑的水池一般面积都不大,此类石岸,因受水池岸壁限制,很难处理好高低起伏及凹突。经实践,如池壁作满包处理不仅缩小水面的面积,而且增加了假山底部的体量(假山驳岸在整体布局中是主山的延续),影响到整体的观感。采用组石间断叠置,适当留空,临边立峰,植物割断的方法处理能够达到比较好的观赏效果。此外还必须根据设计水位掌握池岸假山基础的高度,避免水不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