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假山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繁与简的形式美感——徽州木雕精品赏鉴

[复制链接]

401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总经理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12-10-19 08:3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贡献
    9538
    假山币
    8126
    威望
    5306
    注册时间
    2012-7-24
    在线时间
    298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0:16: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徽州木雕是著名的“徽州三雕”(砖雕、石雕、木雕)之一,既有单个的立体雕件又有多个建筑构件的组合,特别是作为建筑构件在徽州古民居中大量使用。它以浓郁的徽州乡土气息和艺术风格有别于其他流派而享誉海内外。
      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经初具规模,雕刻风格拙朴粗犷,以平面浅浮雕手法为主。自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不断增强,炫耀乡里的意识日渐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渐向精雕细刻过渡,从而使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浮雕成为主流。徽州木雕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建筑构件上直接进行创作;二是先进行选材雕刻,完工后再与构件结合起来。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每一个木雕在开始之初,雕刻艺人已经有整体规划,特别是梁托、梁架、斗拱、雀替、檐条、月梁上等细微处的雕刻,都需要等到雕成以后才可以安装。
      所以,使用的内容与样式既要考虑到美观,又要重视实用性,且不损坏梁柱承重功能。如大窗子的下方栏板,天井四周的上方横板、檐条等板薄,多采用浮雕,雕刻的大多是戏剧题材,如连环计里面的貂蝉和吕布,白蛇传里面的许仙与白娘子,庆功堂之上的八千岁程咬金与众将等。在窗子和屏门隔扇下方雕刻的花鸟走兽、八宝博古等也均是采用浅浮雕来表现,但刻画得比较精细。在梁托、斗拱、雀替以及粗大的月梁上采用圆雕、高浮雕、镂空雕,还要考虑不妨碍它的承重力。而梁托往往采用圆雕的手法,雕刻有狮、象、虎、麒麟、福禄寿、八仙、罗汉等,这些实用工艺主要是起支撑横梁、檐条的作用,同时它又以优美而动感的姿态护卫在那里,给人以庄严、华美之感。其次,多种雕刻手法综合运用。徽州木雕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平圆雕、透雕、镂空雕、高浅浮雕和线刻等表现手法。所雕人物、道释、罗汉、戏曲故事等,姿态各异,使人目不暇接。有的雕着四季花草,那含苞欲放的莲瓣,迎风起舞的菊花,使人清心悦目;有的横额和窗栅上还雕刻着仕女饮宴、车马出行、舞乐百戏图等,体态生动,绚丽多彩,使人感到趣味盎然。另外多采用亮相式的手法来表现。徽州木雕不但形式多样,而且雕刻艺术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鲜明的时代特点
      在明清时期,徽州地区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徽州木雕的热情、向上的格调与地域经济生活的富裕和文化的发达是合拍的。其木雕构图饱满,画面注重张力,人物造型生动,明代木雕雕刻粗犷,动感强烈,具有沉雄、奔放、古拙的艺术风格。清代木雕雕刻精细,工艺复杂。到了民国以后,随着徽商的衰落,地域文化的一蹶不振,木雕中那种自信的艺术感觉也骤然消失。
      2、巧妙的构图布局
      木雕艺人构图非常巧妙。布局时往往直奔主题,把复杂的过程尽量简化,抓住最能代表人物或事件的特征,只用十分简约的手段,就把一个重大事件给勾画出来,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艺术感受。
      3、丰富的程序语言
      与戏曲表演的程序动作一样,徽州木雕在长期发展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程序语言,这是一种高度提炼的形式美。程序语言有多种表现手段,先说说夸张手法。假如画面要表现春或夏的立意,它可以将一朵牡丹或一株莲花雕得比人还要大,有时也可以雕得比房子大。如木雕《白衣送酒》,典故是陶潜九月九赏菊、饮酒,一朵菊花竟占画面的一半。大胆的夸张强化了视觉上的冲击力。
      4、优美的装饰效果徽州木雕十分讲究画面的装饰美。
      这种装饰美首先体现在以线为主的造型方法上。尽管许多木雕是深浮雕或圆雕、透雕,立体感很强,明暗关系很复杂,但线的运用仍在木雕中处于主导地位。线造型的好坏决定了装饰感的强弱,无论是复杂的构图或简单的画面,总能看出直线、曲线、粗线、细线、长线、短线的律动,不拘泥于客观真实。
      5、多元的雕刻工艺在造型艺术中,徽州木雕是平面造型与空间造型的结合,几乎各种雕刻工艺都能囊括并一一展示。
      徽州木雕中有平板线刻、有凹刻、有凸刻、有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有的透雕是两面雕,两面都可观赏。有的浮雕、圆雕并用,有的浮雕又加线刻。最常见的是多层雕琢,多的竟达七八层甚至更多。民间常用几层工来表示工艺的复杂程度,如二层工、三层工是较简单的,七层工、八层工那一定是工艺复杂、十分难得的木雕了。有的雕刻过程如同杂技表演一样,追求千锤百炼的雕凿功夫。雕刻工艺有的粗放,有的工细,有的简约,有的缜密,有的率意,有的严谨,有的追求平面绘画效果,有的追求多层雕镂的深度明暗效果,有的追求刚劲,线条方硬,有的追求浑圆,线条柔和,呈现出雕刻工艺的多元态势。纵观徽州木雕,之所以有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徽州位于安徽省的最南端。徽州府下辖歙县、休宁、黟县、绩溪、祁门、婺源六县,这里风光秀丽,林木资源非常丰富。常见的有松木、杉木、梓木、樟木、柏木、银杏树等亚硬或软木。为徽州工匠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资资源。他们选用质地细美、纹理清晰、材质柔软、易于雕刻的木材,或直接进行创作,或先进行选材雕刻,完工后再与构件结合起来。创造出形式多样、雕刻精美的徽州木雕。文风昌盛的熏陶明清之际,徽州经济繁荣、文风昌盛。“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很多,达官显贵代不乏人。徽州乃为程朱理学之发源地,琴棋书画,篆刻金石,还有徽商、徽医、徽菜,新安书画,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派盆景,古建筑,竹木砖石雕,徽墨歙砚,澄心堂纸等。发达的文化促进了雕刻艺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匠师艺术创作的水准。有些徽州工匠本身就是具有很高学识的士人或书画家,他们经常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创作,就如同画家、书法家一般,讲究章法气势、笔墨思绪。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徽州雕刻艺术层次的提升。徽州地区现存大量艺术价值极高的明清民居和明清家具,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徽商们炫耀富有的推动在古代,徽州地区山多地少,人多地少,如果依靠传统的耕作将难以糊口。正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生存资源,徽州人自宋代以来就不断地向外寻求发展,徽州人“非经营四方、绝无治生之策矣”。勤劳的徽州人一代一代从“山限壤隔”中走出去,靠贩运盐、茶、山货、文房四宝等发家致富。 闻名于世的徽商,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到了明成化年间(1465—1485)因实行新盐法(即开中法),徽商遂腾飞于中国商场。清初顺、康、雍、乾已是黄金时代。《歙县志》(民国许承尧撰)称:滇、黔、闽、粤、秦、晋、豫、淮、鲁、浙、楚、燕、汉等都有徽商活动。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徽商中不少人善于运筹,拥有雄厚的资金,有不少地方的经济命脉几乎为徽商所控制。如扬州客籍八十名巨商中,徽商占去六十;浙江三十五名著名盐商,徽商占去二十八名。《歙县志》载:“两淮八总商是(歙)人恒占其四。”乾隆年间徽商中更有积资达千万以上者,乾隆帝弘历下江南接见全国八大臣商中,其中四位是徽州巨商,所以魏叔子说:“徽州富甲江南”。徽州从明中叶到清嘉庆、道光、咸丰时,在商界称雄三四百余年,其经营地域之广,项目之多和资金之雄厚,都为当时商界一时之冠。徽商巨资者多,除了扩大资本牟利致富,追逐无止尽的高额利润外,他们还利用这些巨额去课税,捐输奉纳给封建王朝;捐纳兴办教育,以培养扩大其封建势力;还有割族田、建祠堂,盖大厅,修坟茔,撰宗谱,以强固封建宗法制;再就是将大量利润耗费于穷奢极欲的生活。他们本籍“以豪侈自喜,浆酒藿肉,奉养逾王侯”。他们争阔斗富,大兴土木重建祖居,“家宅宏敞”,“有园林池榭之胜”。
      《歙县志》载:“商人致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荣宗耀祖,标榜孝义,炫耀富有,为自己树碑立传。虽然徽州人靠经商发家,但在传统的儒学思想熏陶下,徽州商人们的骨子里仍然坚信“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因此,他们又靠“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策略,带动了徽州文化中商和学的良性循环。大盐商鲍尚志自称生平有三愿:一是为二代建坊表;二是认引地为配商;三是子孙入学读书能成。在这种情况下,为夸耀门庭和教育子孙,徽商们在兴建祠祀、牌坊的同时还大力推
      进教育,集资办学堂,以他们雄厚的资本为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所以,他们的庭院建筑除讲究栋宇鳞次、宅院相贯、豪华舒适之外,更追求细部装饰的美轮美奂。大厅的梁架、窗户、格扇门、雀替、楼梯都是木雕的用武之地,力求细镂如画,并
      描金饰银,看起来十分富丽堂皇。据传,修建徽州“承志堂”共耗资白银60万两,而全部的木雕由20个工匠雕刻了整整四年才得以完成,仅在木雕上所镀的黄金就达100余两。徽商的经济实力给能工巧匠们提供了无尽的发挥空间,而根深蒂固的儒学思想也对徽商们的思想起到巨大的影响,这些都从客观上促进了徽州木雕的迅速发展。
      徽州木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徽州的社会生活、不同阶层的情趣向往。匠
      师们大都是采用精雕细刻的手法来表现古人的劳作,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其所具有的深刻儒学文化韵味、独特的雕刻手法、浓郁的乡土气息等元素,综合构成了徽州木雕在中国雕刻界独具特色的特点。它集雕刻、历史、文化、民俗、艺术于一身,具有非常强的魅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徽州研究、探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假山网|联系我们|诚聘版主|积分规则|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74963号

    手机版|假山网   

    GMT+8, 2025-7-21 07:38 , Processed in 0.1185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公司名称: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苏氏山水工业园;

    联系电话:1392389858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