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假山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艺术之美 ——甘谷脊兽艺术文化调查与研究

[复制链接]

401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总经理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12-10-19 08:3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贡献
    9538
    假山币
    8126
    威望
    5306
    注册时间
    2012-7-24
    在线时间
    298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5:43: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关于脊兽
      “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屋脊上安放的瑞兽,有龙、狮子、狻猊、狎鱼、天马、獬豸、斗牛、行什等,早期是一个为保护屋脊的笨拙而实际的建筑构件,后来逐渐被美化成上述的各种动物形象,成了建筑物美丽的装点。建筑装饰上脊兽,便显示出与一般建筑的巨大差异,雄伟壮观,富丽堂皇。脊兽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有严格的等级,是权力、地位的象征,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在数量上和形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组成脊兽的祥瑞动物,每一个形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都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祥瑞,有的能辨曲直,持公正;有的能除邪恶,禳殃灾。
      在甘谷,也将房脊上的花草纹(莲花、石榴、葡萄、菊花等)、宝珠纹、宝瓶纹、子牙楼等,与动物纹合称为脊兽,因此也有莲花兽等之说,这个现象较为奇特。甘谷脊兽在当地大量使用于寺庙、道观,民用建筑家族祠堂房脊上的莲花,大门屋脊上的镇宅兽等都被称之为脊兽。
      二、甘谷脊兽的传入与发展
      脊兽为陶制。甘谷制陶历史悠久,甘谷县永安村人历来以陶瓦工艺为生,当地有“土桥子(永安村)的瓦, 双碾子的泥”的说法。永安的制陶传统为脊兽的引进奠定了基础。清末年间甘谷人张海将脊兽引进甘谷。张海是甘谷脊兽的鼻祖,具有高超的脊兽技艺,因而人们敬称他“张大兽”。张海早年烧制砖瓦,后来先后在渭源、陇西跟随北京、宝鸡脊兽名师学习制作龙、狮、麒麟、瞅儿、禽鸟等,四十岁时声名鹊起。后来脊兽成为张海家族的传家手艺,和许多古代技艺的传承一样,甘谷脊兽“传内不传外,传媳妇不传女儿”。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如今甘谷脊兽技艺也在张氏族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间传播, 出现了非张姓的脊兽艺人。在制作技艺上,甘谷脊兽引进了琉璃技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灰陶品种,丰富了其表现形式。
      三、甘谷脊兽的特点
      现今脊兽多采用机械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丧失了作品的独特个性。甘谷县偏安一隅,经济落后,较少受到社会转型和工业文明的冲击,家庭作坊,手工生产被完整的保留下来,成为甘谷脊兽的重要特色。由于是手工生产,所以在以相对不变的形式对民俗信仰进行较为精确的传达的同时,每个脊兽作坊,每个脊兽艺人又表现出迥异的特点。采用手工方式捏制的作品件件不同,具有制作者的精神内涵与艺术追求,体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民间艺人审美情趣的传达和形象的塑造,在不违背传统的约定集体意识和社会习惯的同时,以充满个性色彩的创造,使审美创造个体的情感理想和意愿得以充分的展示。”
      甘谷脊兽艺人在塑造同样的形象,体现同样的内涵的同时,通过制作时的一点变动,在作品中表现出各自对生活的理解、体会。比如对一朵荷花的塑造,有的花瓣内翻,花蕊包在花瓣里,表现含苞待放、含情脉脉的情态,有的花瓣外翻,露出花蕊,表现花朵
      怒放的勃勃生机。甘谷脊兽在代代相传的艺术文化中渗透着历代经验的总结,同时,揉进了不同制作者的情感、思想,让每一件脊兽都具有相对独特的造型、气质、情感。脊兽艺人张富子说:“我心里想到啥样子就捏啥样子。”他反对现在那种依照照片做
      脊兽的做法,他说“脊兽是神物,在人心里,在别的地方找不着,照片上的东西不神,是死的,做的越象,越是死的,不是我们心里活的神兽。”张富子也排斥机械生产脊兽,他说:“机器上生产下来的,那是个东西,不是个神”。张富子的思想代表了中国千百年来艺人们的精神范式与审美境界,他们把自己的信仰、情感、心血,全部注入自己手里的作品,这个作品包含了作品以外的很多因素,不简单是一个物。
      四、甘谷脊兽的种类
      甘谷民间信仰复杂,不同的村庄、氏族、庙宇供奉不同的神灵,神灵职位、等级也有差别。因而在脊兽的使用上有不同的要求。在甘谷民间,寺庙道观主要供奉道教传说人物玉皇大帝,土地神,东岳大帝,龙王,送子娘娘,花儿娘娘,催生娘娘,太上老君;佛教人物佛、菩萨等;民间行业神财神、谷神、鲁班、药
      王、文昌等。
      1.道教神殿的脊兽。
      玉皇大帝的大殿正脊正中放“大象驮宝瓶”,两侧对称“跑龙”,脊端吞口上安置“滚龙兽”。土地神地位较低,一般在其供殿正脊两端的用“三鬃兽”。东岳大帝当地称“泰山爷”,一般用“狮子驮宝瓶”来象征,安置在其供殿正脊正中,两侧对称“跑龙”,脊端吞口上置“蹬天龙”,前垂脊用“五鬃兽”,后垂脊用“三鬃兽”。当地不同的村庄供奉不同的龙王。龙王众多,按职位不同,脊兽形象略有不同,一般正中屋脊是“狮子驮宝瓶”或“子牙楼”,两侧对称“钻花龙”或者“钻云龙”,脊端吞口上有“蹬天龙”,或“盘龙兽”,前、后垂脊上分别放置“五鬃兽”、“三鬃兽”。送子娘娘、花儿娘娘等供殿一般在正脊正中是“麒麟送子”,两侧有“孔雀戏牡丹”、“鸳鸯戏水”、或“丹凤朝阳”,脊端吞口上有“鱼龙变幻”,是一个似鱼又似龙的动物形象,垂脊是“莲花兽”。太上老君供殿一般正脊中是“大象驮宝瓶”,两侧依次是“跑龙”,脊端吞口上有“滚龙兽”。
      上述脊兽造型中,“滚龙兽”为卷起身体的龙,头部卷绕在中心;“盘龙兽”与滚龙兽都是龙体盘卷,不同的是,盘龙兽头在身龙外,滚龙兽头在身体内;“蹬天龙”是尾部向上垂直翘起的形象;“钻花龙”(或“钻云龙”)是一条绵延起伏的龙时隐时现的穿行于几朵花(云)中的造型,这样的造型方式极大的夸张了龙之巨大。
      2.“宝瓶托法轮”,两侧依次对称“鹿”,“钻花龙”,两端为鸱吻。观音菩萨供殿正脊正中是“麒麟驮宝瓶”,两侧依次对称“钻花龙”,吞口上有“展龙”。“展龙”与“蹬天龙”相似,但其尾部向上翘起的角度是45o。
      3.行业神供殿的脊兽。
      供奉财神的殿顶脊兽正脊中是“子牙楼”,两侧对称“跑龙”,脊端吞口上置“蹬天龙”。谷神供殿正脊中是“狮子驮宝瓶”,其左侧为“鹿”,右侧是“狮子”,脊端吞口上有“蹬天龙”。鲁班供殿正脊中的“狮子驮宝瓶”,脊端“回龙”,垂脊“羊头兽”。药王、文昌供殿正脊两端用“五鬃兽”。甘谷部分民用房上也安置脊兽。甘谷民间的镇宅兽也叫脊兽,大约因为它的放置位置在屋脊上。为了显示地位、权力,当地习俗家里“出人”(指家里出了做大官的人)后可以在建筑上安置脊兽,家族祠堂也用脊兽,主要都是“莲花兽”,就是莲花。
      五、甘谷脊兽在精神内涵上是一个文化混同体
      甘谷在文化类型上属于陇右文化圈。陇右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曾经创造过繁盛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各种宗教文明在这里交汇,后来长期偏离政治与经济中心,尤其是现在,较少受到社会转型和工业文明的冲击,因而甘谷脊兽清晰的保留了陇右久远的历史文化信息。甘谷脊兽在精神内涵上是一个文化混同体,杂糅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原始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吉祥文化等各种观念,单独分离出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阐释它的内涵。
      甘谷脊兽的造型特点一是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成为宣扬佛教的中介。莲花、宝珠是佛教圣物,在甘谷脊兽中数量众多,同时甘谷脊兽大量使用于佛教建筑。第二,道教也影响到脊兽的题材与内容,道教文化的象征物常常出现在甘谷脊兽中,典型的如“子牙楼”等。第三,儒家的礼制观念,对中国建筑的面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强调“尊者居中”,强调等级之分。甘谷脊兽以中轴对称方式排列,不同等级的神灵供殿使用不同等级的脊兽,体现出“礼制”文化的特点。第四,吉祥文化的影响。
      中国装饰工艺具有物必饰图,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点。甘谷脊兽也表现出对吉祥观念的注重,如用“羊”象征“祥”等;民间用的“瞅儿”以辟邪;神殿上的“龙”、“宝瓶”、“法轮”等都有辟邪之意。“其实吻兽(指脊兽中的龙)的文化意义也首先在于巫术意义上的驱邪趋吉避凶。”。五,在甘谷脊兽中,祈子延寿、生殖崇拜等观念有极强的表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人口繁衍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麒麟送子”,“石榴”,“葡萄”等都是用来祈子,用来寓意家族兴旺的。在甘谷脊兽中以“孔雀戏牡丹”等造型反映生殖崇拜观念,也表示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第六,阴阳五行说。中国的阴阳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阴阳二气构成与作用的,阴阳相合,万物生长,而水、火、木、金、土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象征了自然界相生相克的规律。阴阳五行说在民间被广泛信仰与应用,对工艺造物活动有重要的影响。甘谷脊兽的使用也体现出阴阳结合、五行生克的观念。在脊兽中大量出现能兴云作雨的神物龙、狎鱼、斗牛、狻猊等,以防御木构架房屋发生火灾,就是依据五行的相生相克观。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假山网|联系我们|诚聘版主|积分规则|关于我们| 粤ICP备14074963号

    手机版|假山网   

    GMT+8, 2025-7-17 04:08 , Processed in 0.0820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公司名称: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苏氏山水工业园;

    联系电话:1392389858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