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山水盆景,是我国盆景园艺中的后起之秀。刚刚起步,1979年10月创作的一件斧劈石山水盆景就在德国波恩第15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了金牌奖。靖江山水盆景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受到格外的关注。靖江近海,承南衔北,既得小桥流水、躬耕自足的生态,又有大江东去、追潮逐浪的胸襟,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使靖江平和、淳朴又不乏进取之志。靖江山水盆景充满了特有的人文韵味。 成长历程 1976年后,时任靖江人民公园主任的刘鲁平,先后选派青年园艺工人盛定武、朱文博、钱建港去上海学习盆景艺术。靖江山水盆景从此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上海龙华苗圃,盛定武的勤奋执着,感动了中国著名盆景艺术大师殷子敏。殷子敏悉心传授,盛定武倾力领悟,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盛定武回来后,殷子敏每年都要到靖江作现场指导。1983年10月,靖江山水盆景在上海虹口公园(现鲁迅公园)举行独展,殷子敏看了后大为赞叹:“青出于蓝胜于蓝,靖江盆景有独到的心得。”这次展览震动了全国园林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了《山水情》。1985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靖江送展的15件作品,其中5件获奖。《文汇报》的报道说:近年来,靖江山水盆景给上海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靖江山水盆景已被人们称之为靖派水石。 风格 殷子敏对靖江山水盆景的评价是:用料大胆,创意新颖。 靖江山水盆景之美,美在物理。山石是山水盆景的主要创作素材,对山石的选择有着严格的标准。中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石料品种非常丰富。靖江的盆景艺人下太湖、上黄山,钻山洞、临深渊,肩挑手扛、搜寻奇石,使得靖江山水盆景的石料从单纯的斧劈石、砂积石,发展到松化石、雪花石、灵璧石、钟乳石、英德石、海母石、芦管石、龙骨石、千层石、鸡骨石……靖江山水盆景的石谱已有三十多个品种。这些石料色泽鲜艳,纹理清晰,经过巧手点化,顿成壁立千仞、峻峭挺拔之势,山峦连绵、景深意长之幽,水穴洞天、玲珑剔透之奇,配以汉白玉浅盆和红木几架,相得益彰,别具风韵。 把山川江海的石头变为包孕大千的艺术品,需要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和细腻的加工制作。靖江山水盆景在运思构图上的突破着重于意境的描绘,呈现隽秀清雅,小中见大的风格: “大江东去”,近看是石,远望似浪,以奇险的造型、峻伟的气势再现了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境; “南海风涛”,光润的石面酷似被海浪冲击的崖岩,观者犹如站立其上,脚下浪花飞溅,耳边涛声澎湃; “霁雪兼山粉黛重”,雪花石粗犷的纹理表现飞泻的瀑布,表现了初春山川融雪时“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壮景况; “云山叠彩”,蓝天碧水,波光粼粼,云山叠彩,水天一色,描绘出海市蜃楼如诗如画般的梦幻; “漓江翠影”,青山浮水,山水相依,茂林翠竹,竹排悠悠,确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