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园林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么说吧。
要是有人三两句话就能说明白,不管看起来多有学问,这哥们儿指定是个骗子。
就跟告诉你,十分钟让你看透一本儿书,是一样儿一样儿的。
懂一点儿的人一抓一大把,懂特多的人也能数出来好些。
可没谁敢拍着胸脯给下个靠谱儿的定义。
因为,这玩意儿不简单。
摸着良心说,园林我懂的实在太少,可喜欢得不得了。
一提这事儿就来劲儿,琢磨起来就上瘾,没完没了。
2
碰见了迈不过去的坎儿,西方人愿意跑到教堂里,跟上帝老爷唠唠嗑。
跪在地上,抱着本儿圣经,把能说的,不能说的,一股脑儿抖落出来。
得了宽恕,转身出门儿,该干嘛干嘛。
中国人,尤其是以前的文化人,遇见这种事儿,特别喜欢玩儿隐居。
但凡有点儿什么不顺心,就一脑袋扎进自然山水里,一副要跟这个世界决裂的架势。
辋川别业复原图局部
王右丞辋川图局部
可山里的日子太清苦,能受住的没几个。
有些不差钱的主儿,就琢磨着把真山水搬到自家宅子里头,依葫芦画瓢来一上套。
不用出门儿,就能跟那些俗人俗事儿说拜拜。
起初,人少地多,房子边儿上随手辟出一片儿地方,连花木带动物,一并圈了进来。
稍加侍弄,自然山水就摇身一变,成了私家园林。
至于细节,没那么讲究,图个大概其而已。
后来发现,自然的也不尽是好的,一不小心闯进了穷山恶水之地,任你手段高明,也是一脸懵逼。
山有山形,水有水势,地方儿选对了,才能接着往下玩儿。
自然的景儿好,就借过来,近看,远看,站着看,坐着看,想尽办法法儿到处看。
要是没那么好,就按照自己的心思改了,掘土开池,堆山种树,不在话下。
南京瞻园北假山
南京瞻园南假山
明清以后,玩儿的就更高级了。
景儿好看,那是最最最基本的条件。
诗文的情思,或是画儿里的意境,总得占上一条,要不,别怪人家说你没文化。
直眉楞眼地照搬真山水,成了低级趣味。
拿几块儿石头,在园子里玩儿出个抽象点儿的自然,那才叫追求。
3
中国人规矩大,讲究多,一言不合就跟你谈礼教。
一本儿《礼记》,大到生老病死,小到吃喝拉撒,桩桩件件都手把手儿地教给你。
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许,活脱脱儿的“日常行为规范守则”。
这玩意儿是劝人修身自律的神器,可弄不好,也是绑人心神的铁链子。
礼教的背面儿是自由,还有欲望。
少了这两样儿,要么是圣人,要么就是植物人。
园林是什么,我说不好。
可我觉着,围着园林的墙,像是大圣拿金箍棒画在地上的圆圈儿,专门儿对付礼教。
大观园配置图 关华山
大观园总图 关华山
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宝玉绝对是荣国府上下,一等一的心肝儿宝贝。
搬到大观园之前,他过的不怎么痛快。
因为对当官儿没兴趣,被老爸嫌弃得要命,隔三差五叫过来臭骂一顿,什么难听骂什么。
和戏子蒋玉菡互换信物,这事儿让老爸知道了,按在地上一通暴打,要不是亲妈和奶奶拦着,早出了人命。
可一进大观园,就好比鱼入大海,鸟上青天。
脑瓜儿顶上的乌云再厚,一秒钟散给你看。
没了主子和丫头,余下的只是姐姐和妹妹,一干人等玩儿在一处,要多来劲有多来劲。
共办海棠诗社在这儿,怡红夜宴群芳也在这儿,偷看西厢禁书还是在这儿。
曹雪芹写了八十回,也没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
钻进了大圣画的小圈圈,礼教再厉害,能奈我何?
红楼梦插图 清 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