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中国园林景观类型的简单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Mandy    时间: 2012-11-26 14:30
标题: 中国园林景观类型的简单分析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作为区域综合体既有自然景观之美,又兼具人文景观之胜;它的四个构景要素—山、水、植被、建筑—类似于园林景观的四个造园要素。在过去的漫长历史时期,古典园林景观与风景名胜区一直是同步发展着,两者互相影响、渗透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但后者乃是一个经过有限度地、局部地人工点缀的自然环境.一般不存在明确的界域,山、水、植被均为天然生成.更不会出现凉亭,建筑的总体布局由千百年的自发形成而非自觉的规划。所以,传统的风景名胜区就其区域整体而言并不能作为艺术创作来看待。它虽然具备园林景观的某些功能和性质,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园林景观。

    此外,古代的“陵园”也有类似园林景观的四个构景要素。中国人敬天法祖、慎终追远.历来尚厚葬。生前的身份越尊贵、社会地位越高,死后经营的陵园越讲究,帝王、贵族、大官僚的陵园更是豪华无比。营建陵园要缜密地选择山水地形,园内的树木栽植和建筑修造都经过严格的规划布局。但这种规划布局的全部或者其中的主体部分并非为了游憩观赏的目的而在于创造一种特殊的纪念性环境气氛,体现避凶就吉的天人感应的观念。所以说,陵园与古典园林景观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不能把前者归属于后者。

    “坛庙”为皇家的重要的礼制建筑,规模宏大,占地甚广。明、清的坛庙包括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的坛,祭祀祖先的宗庙(太庙)等,它们的主体建筑群的外围均种植大片柏树林,纵横排列规整,郁郁葱葱蔚为壮观。绿化的比重很大、覆盖率极高的木屋别墅,但其用意在于利用姿态挺拔、色调沉静而规整布列的常绿树林所具有的庄严肃穆的性格来烘托坛庙的纪念性意义,并非为了游憩观赏的目的。因此,坛庙的绿化也不能归属于古典园林景观的范畴。

    基于上述观点,本书论述的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概以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作为重点,兼论其他类型.但不涉及风景名胜区、陵园和坛庙。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