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盆景山石素材 [打印本页]

作者: 白羽衫    时间: 2012-10-31 09:34
标题: 盆景山石素材
中国假山网 中国假山网 盆景山石素材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岩石资源极其丰富,种类繁多,适宜条件山水盆景和盆景配石的石种很多,宋代杜绾撰写的《云林石谱》上记载的观赏石类就有1 16种之多,其中大多能用于盆景制作。
    盆景石料总体可分为软石类和硬石类。各种山石材料,其用途及用法各不相同,或作山水盆景主体;或作树木盆景的点缀,或作陡峭险峰,或作平缓岗峦等。
    制作盆景的山石种类繁多,常用的山石有30多种,大体可分为软质和硬质石两大类。软质石质地比较松软,能长青苔,但造型后易风化;硬质石则质地坚硬,不吸水,难长青苔,不易加工。不管松质或硬质山石,制作盆景的石材必须具有天然的纹理、色彩以及形态自然等特点。
一、软石类(松质石类)
    软石类质地松疏,多孔隙,容易加工雕琢造型,吸水性好,可生长苔藓,有利于草木扎根生长。养护多年生的软石盆景,每当春夏间一片葱绿,生趣盎然,民间称之为“活石”,缺点是较易风化剥蚀。
    1.砂积石
    砂积石系泥砂与碳酸钙凝聚而成,呈灰褐色或土黄色,因产地不同,不但色泽有深浅之分,而且质地的松硬程度也有差别,质地不太均匀,含泥砂多处松,含碳酸钙多处坚。砂积石质轻而松,可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雕出各种形态的峰、洞、岩以及纹理等,还因其吸水性好,易长青苔,利于植物生长。因此,这种砂积石是制作山水盆景和附石式盆景最常用的石料之一。但这种石料也有缺点,石感不强,容易破损、风化,冬季需移至室内,免冻坏。常用于表现崇山峻岭、山清水秀景色。多产于浙江、安徽、四川、河北、山东等地(图4—70)。
    2.芦管石
    同砂积石的质地、颜色及产地基本相同。多以错综管状纹理构成,形态奇特,有粗细芦管之分,粗的像毛竹,细的如麦秆(又称麦秆石)、芦管。天然形成的管状管孔交叉,瘦骨嶙峋,玲珑剔透形状奇特,是表现奇峰异洞、山水风光的好景石。产地与砂积石同,有时相互夹杂一起。选取该石时,应取其自然、完整的部分,稍为加工便可成型。但加工时要特别小心,否则芦管石断裂会影响自然美。宜作山水盆景(图4—71)。
   浮石是玄武岩的一种,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泡沫冷凝而成。颜色有灰、灰黄、灰白及灰黑等色,以灰黑色的质量最好。质地疏松,内部有较均匀的小孔,能浮于水面,吸水性好,易附植各种小植物,易加工出各种皴纹。用浮石意雕刻出各种形态。缺点是易风化,很少有大料,宜作小型山水盆景用。此石产于长白山天池、黑龙江嫩江及各地火山口附近(图4_72)。
  4.海母石(珊瑚石)
  海母石是由珊瑚遗体聚积而成,主要成分为石灰质,因多产于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需要用清水浸洗较长时间,去其盐分,才可附植小草木。该石质地疏松,分粗质和细质两种,粗质较硬,不便加工,细质为好,有些还能浮于水面。便于雕琢,吸水性好。石感性差,宜作中小型山水盆景。这种石料多产于东南沿海一带,海滨地带,福建最多(图4-73)。
    5.鸡骨石
    乳黄或灰黄,表面皴纹复杂,皴裂很浑,常常透空,有似鸡骨状。吸水性能一般,透漏的突点较显著。缺点是过于奇特,处理不当则有失真实感,可作山水盆景,亦可作树木盆景配石,产于四川等地(图4—74)。

二、硬石类
    1.灵璧石
    灵璧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是我国稀有的名石,它质地坚硬,叩之有金属声。可谓“声如青铜色如玉,乃天下奇也”。灵璧石有黑色、白色、黄色的,也有的夹杂有黑、白、赭、绿、红等色,俗称五彩灵璧。形态与英石相似,但表面皴纹较少。此石不吸水,不宜加工,宜作案头清供,配以红木几架,也可作桩景配石(图4—75)。 中国假山网
    2.蜡石
    蜡石属传统观赏石种,无整体的岩层,多以独石存在于山中。产于我国南方各地的山坑里。其质地坚硬,经常被水冲击,形成各种形态。不易加工造型,常作供石或桩景配石。颜色有深黄、浅黄、白色等。全石以无损坏、无杂质、表面滑静而有光泽及以窦穴奇形怪状的为珍品(图4-76)。 中国假山网
    3.英石(石灰岩石)
  英石即英德石,盛产于广东英德一带。是石灰石经长期侵蚀风化而成。其颜色白色或灰色、浅灰色,或黑白混杂,以灰黑色为多,间有白色,偶有绿色和带白纹理的杂色。质地坚硬,不吸水,不易破碎,加工较困难。以峥嵘、多孔、嶙峋、表面皴纹丰富多变,天然形成的为最佳。英石为传统观赏石种之一,可作为山水盆景、水旱盆景或桩景配石以及供石(图4—77)。《云林石谱》苏东坡在扬州得双石,一绿一白,即是英石。 中国假山网 中国假山网 中国假山网
    4.钟乳石
    钟乳石多产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云南等各地岩}同。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碳酸氢钙溶液遇空气中的CO:变成碳酸钙沉淀凝结而成。多为乳白色或微黄色,也有橘红等色,有些石身还具闪烁晶莹夺目的光彩。质地外坚内松,吸水性差。锯截较方便,但不宜雕琢。多呈峰状,或独峰,或群峰,体态圆浑,洞穴较少,以选天然形态为佳。此石宜作雪山冬景或夕阳照岳等山水盆景或供石(图4—78)。 中国假山网
    5.斧劈石
    斧劈石又名剑石,系页岩的一种。颜色有多种,有深灰色、浅灰色、灰黑色和土黄色等。质硬而脆,吸水性差。纵向纹理刚直,多呈修长的条状或片状,敲击后纵向裂开。可锯截,加工整形,可表现悬崖峭壁或高耸耋伟挺拔的山峰,为山水盆景主要石料石产于江苏一带(图4-79)。
    6.木化石 中国假山网 中国假山网
    木化石即古代树木的化石,也称树化石,为山石中珍品。系远古树木经过地壳变动,深埋地下,高温高压而形成。既有树木的纹理,又具岩石性质,质地坚硬而脆,不吸水,加工较困难。颜色有黄褐色和深灰色。线条刚直有力,竖纹或横纹。有松、柏杂木各类化石。其中松树化石呈黄褐色,线条纹理较软,常含松脂迹。可敲击,拼接,进行加工造型,适宜制作各种盆景,宜表现北国的高山峻岭,显得古意苍然,老气横秋。产于辽宁、浙江等地。量少不常见。
    7.祁连山石
    灰白或灰黄,或微红。质坚,不吸水,纹理极为细腻,富有变化,不宜加工,主要利用石料的自然形态。一般无大料,可作山水盆景或供石,产于甘肃祁连山等地。
    8.卵石
    卵石又叫鹅卵石,全国各地山区都有分布,多在溪涧或砂矿里。有白、灰、黑、黄、绿、紫等颜色多样,表面光滑,多为卵形、球形,或不规则形。质地坚硬,不吸水,不宜雕琢,可截取形态相宜的部分拼制山水盆景,多用于表现海滩渔岛或远山风光,也可平铺盆底表现江湖河谷景致。    9.太湖石
    产于江苏太湖、安徽巢湖及其他石灰岩地区。系石灰岩在水的长期冲刷和溶蚀下而形成的。色有浅灰、深灰或白色,以纯白色为最佳。质坚,线条柔曲,常有许多奇态异形的洞穴,洞涡层层相套,玲珑剔透,小者如拳,大者丈余,为中国园林中重要的假山材料,江南园林多见。可作大型盆景,不宜加工,多作大型树木盆景配石。用于盆景不宜加工,多作近景或配石。
    10.昆石
    昆石又叫昆山白石,产于江苏昆山县带,藏于山中石层深处,不多见。洁白晶莹,玲珑剔透,质硬,不吸水,宜作供石,也可用来作山水盆景,具有透、漏、瘦、皱的观赏特点,为我国重要观赏石种之一。
    11.蜂窝石
    产于浙江新昌等地,深绿或黄褐色,密布蜂窝状小孔,质坚,宜用作水石盆景。
    12.龟纹石
    龟纹石产于重庆等地。色有浅灰色、褐黄色等,是一种岩石表层。质较坚硬,少量吸水和长苔。石面具龟裂纹理,颇具岩壑意境,但石料常一、二面有皴纹,少有峰状石料,一般不作山水盆景,而宜作树木配石或水旱盆景用石,极富自然情趣和画意。
    13.宣石
  宣石又称宣城石。产于安徽宣城一带。色白如玉,稍有光泽,质坚,不吸水,多呈结晶状,棱角明显,皴纹细致多变化。敲击加工。最宜表现雪景,亦树木配石,属传统观赏石种之一。
    14.孔雀石
    翠绿或暗绿,有光泽,似孔雀羽毛。属铜矿石的一种,质地松脆,形态有片状、蜂巢状或钟乳状。作山水盆景,郁郁苍苍,别具风味。产于全国各地铜矿层。
    1 5.菊花石
    白色,破开后纵横断面都显有黄、白、紫红、黑等色的菊花形,呈花状或丛状,酷似。质坚脆,多作供石,亦可作盆景。产于湖南浏阳、广东花县等地。
    16.石笋石
    石笋石又名虎皮石、松皮石、白果峰。有青灰色、麦灰色、紫色等,中夹灰白色的砾石,如同白果大小,砾石未风化者称之为“龙岩”,已风化成为一个个小洞穴者称之为“风岩”。石笋石多条状笋形,质坚,不吸水。加工造型可敲击、锯截、拼接。宜作峭壁险峰的山水盆景,也在竹类盆景中配石,如同竹笋。青灰者,秀润清丽,宜表现春景山水。产于浙西山区。
    17.千层石
    深灰色,中夹一层层浅灰色层,层中含砾石,系水成岩一种。坚硬,不吸水,石纹横向,如山水画中的折带皴,外层多似久经风雨侵蚀的岩层。不便雕琢,宜作山石盆景或作树木盆景配石,亦可表现沙漠景象。产于江苏太湖。
    上述介绍的只是盆景常用的石种,实际上可用于制作盆景的远不止这些。各种火成岩、水成岩、矿渣石等,只要具有自然美态的石料,都可以根据各自特点,应用于盆景中。另外还有一些山石代用品适合做山水盆景创作的材料,如朽木、树根、灵芝、木炭、煤渣、碎石碴等。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