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唐代盆景的类别与形式
[打印本页]
作者:
白羽衫
时间:
2012-10-26 09:18
标题:
唐代盆景的类别与形式
唐代盆景的类别与形式
盆景发展到唐代,凡桩景、山水盆景、附石盆景、水旱盆景、石供几大类剐已基本具
备,桩景造型手法(扎剪)也有了记载。
1.唐代桩景——盆栽形式
盆栽在唐代主要有三种形式:直干式、曲干式和观花盆栽。
(1)直干式盆栽:“爱此凌霄干,移来独占春”,树干挺拔通直,枝条低垂繁茂,连鸟
都飞不进去,“枝低无宿羽”,这种形式盆栽经常陈设在有窗的长廊或小室内,“当轩色转
新”,主要观赏其坚贞,刚劲的气势和幽新的枝,“贞心初到地,劲节始伊人,晚烟翠方
落……叶净不留尘,每与篷兰静……”。这种直干式在当时很受人们青睐和称赞,“幸因逢
顾盼”。
(2)曲干式盆栽:曲干式五针松看上去“蛇子蛇孙鳞蜿蜿”,充分运用了“枝无寸直”的
画理,可见唐已开拓了曲干式之先河。其枝条紧凑,叶片簇簇,好像一粒粒香米,“新香
几粒洪崖饭”,而且养护技术高超,使得叶色浓绿碧翠生机盎然,“绿波绿叶浓!满光”,看
上去叫人十分喜爱。这种曲干式的枝干和叶片完全是用娴熟的攀扎和修剪技术来实现的,
“细束龙髯铰刀剪”,也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主人堂前多俗儒”。弯弯枝条的曲线
最能引起观赏者的丰富的想象,所以面对此树在明月的夜晚,游子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想起了家乡的石笋、溪云,不由得流下眼泪,希望寄书故里,“月明白露秋泪滴,石
笋、溪云肯寄书”。曲干式盆景达到了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观花盆栽:观花盆栽是以山花为植物材料的,“买来山花一两栽”,之所以采用盆
栽形式是因为南花北移之缘故,再者南方人身居北方但还要想看到南方的山花,也只好盆
栽了,“欲知北客居南意,看取南花北地来,南花北地种应难,且问船中尽日看。”这种盆栽
山花有时也陈设在阳台栏标杆里,但主人为了天天看到它,才把它放在船上,这样才“犹胜
抛掷在空栏。”
2.唐代山水盆景——盆池、假山、小滩及其它从唐代文物和盆景诗看唐代山水盆景:对于唐代山水盆景迄今已报道的文物考证,其中
主要是乾陵考古,西安中堡村考古和阎立本“职贡图p。
(1)乾陵考古:1972年陕西乾陵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之墓(建于公元706年)角道
东壁上生动地绘有“侍女一,圆脸、朱唇、戴幞头、圆脸长袖袍、窄裤腿、尖头鞋、束腰
带。双手托一盆景、中有假山和小树”,“侍女三。高髻、圆脸、朱唇、黄衫黄
裙绿披巾、云头鞋。手持莲瓣形盘,盘中有盆景、绿叶、红果。”(1972。7.“文物》)。
(2)“职贾图”考证:台湾故宫藏画中有唐代阎立本绘制的“职贡图》,画中有以山水盆
景为贡品进贡的形象。左边一人双手捧一体量较小的“三峰式”山水盆景,右边一人用右肩
扛着一体量较大的“三峰式”山水盆景,盆内山石玲珑剔透、奇形怪状.
2012-10-26 09:14 上传
下载附件
(34.42 KB)
中国假山网
(3)西安中堡村考古:据“文物>>1961年第3期
报道,在盛唐墓中出土了一只唐三彩砚,砚池底部如平
坦的浅盆,前半是水池,后半群峰环立,山上云雾缭
绕,树木繁茂,尚有小鸟站立。
2012-10-26 09:17 上传
下载附件
(25.72 KB)
(4)唐代盆景诗:我们从840多万文字的诗歌中
查找到了46首,盆景诗的作者有元稹、李贺、钱众仰、
杜甫、韩愈、白居易、牛僧儒、张碧、李德裕、杨巨
源,诗中记录了盆池、假山、小滩、小潭等各种山水盆
景的类别形式等。
此外,唐人冯贽“记事珠》一书中还记述了“王维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缩石,累年弥盛”的事实。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