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英德石盆景
[打印本页]
作者:
白羽衫
时间:
2012-10-20 10:16
标题:
英德石盆景
英德市是广东省中北部的一个县级市,南距广州140千米,北距韶关90千米,是中低山围绕的构造盆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典型,造就了中国赫赫有名的英德石。
英德与英石相得益彰,共同铸造辉煌历史!
英德市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建立县制,当时英德境内同时设立浈阳、含匡两县。公元946年(五代南汉乾和5年)浈阳县改州制,以浈阳县东部的英山盛产英石而命名英州;以后历称英德州、英德府、英德路、英德县、英德市,始终保留英石的“英”字。
英德石,简称英石,是经自然力长期作用而形成的玲珑剔透、雄奇突兀、千姿百态的石灰岩奇石。英德石有“瘦、皱、漏、透”等特点,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是园林美化和制作山水盆景的上乘材料。早在宋朝,英石就列为贡品;到了清代,英石与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齐誉,被定为全国园林名石。
英石主要产区为英德市望埠镇的英山,山上、山沟、水中均有,这是英石的宗源。此外英东的青塘、白沙、大镇等镇,英中的沙口、云岭、横石塘、石牯塘、石灰铺、英城等镇,英西的洽洗、大湾、青坑、波罗、九龙、明迳、岩背、西牛等镇均出产英石。还有人把清远、阳山等地的此类赏石也划入英石的范畴。经探测,英德市计有优质石灰石山5.33万公顷之广,可见能作园林清供和盆景假山之用的英石材料是相当丰富的。
英石就质地而论,可分为阳石和阴石两类。阳石裸露地面,长期风化,质地坚硬,色泽青苍,形体瘦削,表面多褶皱,扣之声脆,适宜作假山、盆景。阴石深埋地下,风化不足,质地松润,色泽青黛,通常间有白纹,形体漏透,造型雄奇,扣之声微,适宜独立成景或组景。
有人把英石称作太湖石,这是不确切的。虽然英石和太湖石都产于同类地质,都具有“瘦、皱、漏、透”四大特点,但英石锋棱突兀,色泽鲜明,颜色丰富,有明显的石英脉。这与太湖石有明显的区别。
在岭南,英石的开发较早,它的功能,一作园林景石,二作清供石,三作假山盆景构件。
英石作园林景石,自古有之,今日更盛。宋代杜绾所撰的((云林石谱))中的英石篇,宋代《渔阳公石谱》中的绉云石记,明代计成《园冶》中的英石段,公元1655年英国人纽浩夫关于英石造景的游记,无不对英石及英石园林有所记叙和赞誉。
清远虽佳未足观,
浈阳佳绝冠南峦。
一泉岭背悬崖出,
乱洒江边怪石间。
夹岸对排双玉笋,
此峰外面万青山。
险艰去处多奇景,
自古何人爱险艰。
一南宋杨万里这首七言律诗,赞美北江浈阳峡是一座雄奇怪险的天然大盆景。
曲江门外趁新墟,
采石英州画不如。
罗得六峰·环袖里,
携归好伴玉蟾蜍。
清初朱彝尊这首七言绝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英石赞美和珍视的思想感情。
2012-10-20 10:15 上传
下载附件
(71.53 KB)
中国假山网
问君何事眉头皱,
独立不嫌形影瘦。
非玉非金音韵清,
不雕不刻胸怀透。
甘心埋没苦终身,
盛世搜罗谁肯漏。
幸得砼砼磨不磷,
于今颖脱出诸袖。
清人陈洪范这首七律赞颂英石“瘦、皱、漏、透”四大特色。
瘦骨苍根各自奇,
碧栏十二影参差。
平章妙出诗人手,
半傍书帷半墨池。
一这首作者不详的七绝赞美用英石叠成的佛山“十二石斋”是一处如诗如画的园林。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