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叠山创作的特殊性与前提条件
[打印本页]
作者:
白羽衫
时间:
2012-10-16 10:57
标题:
叠山创作的特殊性与前提条件
叠山创作的特殊性与前提条件
叠石掇山是一项涉及建筑、力学、美学、机械吊装乃至光影艺术等多学科,极具传统特色的特殊工艺技术,所以从业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相关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叠石造山施工一般只凭类似扩初阶段的设计图或构思,没有尺寸和结构做法;
其二:叠石均采用原生态石,石形变化无穷,石材的重量、质地、角度和结构承重不可能做到准确计算,不能用一定尺寸来衡量;
其三:叠石师傅的经验积累、对造园知识的了解和艺术修养,以及“因石导势”的施工技巧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
其四:假山是模仿真山并经艺术提炼的再现,在不同的环境和空间用凝练的技法叠出不同造型的组山,其施工安全风险较大,同时镶石、通纹、拼接、勾缝工艺细腻讲究;
其五:叠石掇山的过程是一项脑力与体力相结合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叠山涉及的单组形式多样、变化丰富,而且相互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创作灵感和技巧的发挥,亲石悟性的释放需有一定经验积累作铺垫,这样的全面实践过程,并非一年半载而能成就,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任何浮躁的心态或作一知半解的悬虚渲染都是不足取的,也不可能创造出贴近自然的艺术作品;
其六:历代以来,叠山技术一直采取的是家族制和师徒传授的封闭方式;
其七:对假山工艺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与验收规范。以上这些因素说明掌握叠石掇山技术必须多于实践,勤于思考,善于比较,巧于借鉴,长期积累,循序渐进,厚积出品。
在园林中堆土叠山,是为了创造景物,而人造假山景观的原型来自自然山川的林泉丘壑,其构成也有一定的模式,仿其精华部分,用简练的手法艺术再现。了解山的真实形态和石的形状,以及它的纹理与色调,是叠石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前提。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