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晋祠庙南垣在同乐亭(傅山纪念馆)、三圣祠、水母楼之南一线,与奉圣寺相隔半里左右,庙与寺一北一南相峙,如今寺、庙已连为一体,组成整个晋祠景区。原半里余的空地上,新增了假山和留山湖。假山是1978年用鸿雁南河历年清淤积土堆积而成的,高可20余米,约占地1000平方米,山上遍植杨、柳、松、柏各种树木。远看是一座假山,近观才知晋水南河两岸各有假山一座,不知底细的游人会以为鸿雁南河辟山而过。假山虽不大,但亭台树木,随意点缀,可谓巧夺天工。
从王琼祠南石阶盘旋而上,可至假山顶凉亭。亭高约3米,雕梁画栋,为六角形状,悬挂“落碧玉”小匾。登亭凭栏远眺,只见西面悬瓮山层峦叠嶂。望川亭、万佛塔近如咫尺,清晰可见;南面浮屠院、奉圣寺碧瓦连甍,舍利生生塔高耸入云;东、北两面树木浓荫蔽日,从婆娑树影间隐约可见殿角飞檐。留山湖在假山之南,南邻浮屠院、留山园,北接祠庙墙垣。这座人工湖开挖于1984年,面积约900平方米,形状如葫芦,因临近留山园,故名留山湖。湖水碧波荡漾,微浪拍岸;湖四周沿岸卵石铺成的甬道边有湖石、树木、花草点缀其间,不落俗套,仿佛自然生成一般。游人至此,宛若置身江南园林,只见舍利生生塔和四周树荫倒影水中,覆盖了半湖秋水;夕阳西下,金光照耀,留山湖更显得俏丽柔媚,仪态万千。驾一叶扁舟于留山湖上,会使人想起苏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诗句,更使人感到情趣盎然。由于此处风景优美,游人多喜摄影留念。
留山湖东畔,有座雕梁画栋的重檐钟亭,内悬一口高约2米,周长约6米,直径约2米的大铁钟。钟身铸有铭文,重5000多公斤,是70年代从清徐县徐沟镇酆侯庙(祀汉初功臣萧何)搬迁而来的。据钟上铭文记载,此钟原在徐沟县李青村东社大历寺悬挂,铸钟时间是金天德五年(1153)二月十五日。布施人除徐沟之外,还有清源、榆次、太谷、太原等县所属村庄的善男信女们。清光绪《徐沟县志》卷五载:“金天德五年,县东李青村铸大钟悬于大历寺,嗣后金水涨发,寺坏钟埋,杳无知音者。越百余年后,有居民夜间忽闻沙中声如牛吼,旦即启沙视之,即旧所铸钟也。移悬县治,晨敲暮击,以晓居民兴寝。”民国年间刘文彬撰著《徐沟县志》净也有“大历寺在李青,现城中郑侯庙旁大钟,铸年为金天德五年”的记载。可见此钟至今已有850余年历史,其间曾湮埋于沙河百余年,又几经徙迁,也算是“饱经沧桑”了。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