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风景:假山
[打印本页]
作者:
琉璃刺猬
时间:
2012-9-20 10:44
标题:
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风景:假山
园林庭院中,磊石为山,成为一种建筑与审美之必需,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然能变城市为山林,招飞来峰使居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假手于人以示奇者,也不得以小技之”(清·李渔((闲情偶寄》)。这“磊石”,又称叠石、垒石。清代文学家吴伟业在((张南垣传》中,记叙了构造假山的大师张南垣的高超技艺:“君为此技既久,土石草树,或能识其性情。每创手之日,乱石林立,或卧或倚。君踌躇四顾,正势侧峰,横支竖理,皆默识在心,借成众手。常高坐一室,与客谈笑,呼役夫日:‘某树下某石,可置某处。’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甚至施竿结顶,悬而下缒,尺寸勿爽。观者以此服其能也。”所以作者赞赏备至,说:“今观张君之术,虽庖丁解牛,公输刻鹄,无以复过,其艺而合于道者欤?”
石又称石头或石首,下半部的“口”,表示是一块石头,上面的一横一撇表示山崖,山崖下有一块状物,自然可看作是石头了。什么样的石头才是优质的?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以“瘦、皱、漏、透”四字为标准。而清人李渔说:“言山石之美者,俱有‘透、漏、瘦’三字。”他进‘步解释说:“此通干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峭无倚,所谓瘦也”(《闲情偶寄》)。
磊石为山的第一步是选石。“大匠师贵在选石,不然卒至‘文理不通’。石有石文石理,不分别石之品类,不据石之文理,焉能状如真山。(陈从周《梓室余墨·叠山首重选石》)。又说:“石涛有云:‘峰与皴合,皴自峰生。’真高论也。盖叠山犹作画,不知皴法,如作文不通文理,且有佳构哉?”选好了石头,即可动手叠山了。清代建造假山的名手王天于说,磊山之法有“套云、堆云”,云者当指假山用石之层次;又说“一桩、二垫、三叠”,其义为“磊山首在用桩,以固其基,则不致因基础沉降而影响上部山石也。假山重在垫,垫足则固,桩、垫二事,基本工也”(《梓室余墨·叠山之诀》)。
李渔在论及磊石之法时,更为具体:“石纹石色,取其相同,如粗纹与粗纹,当并一处,细纹与细纹,宜在一方,紫碧青红,各以类聚是也”(《闲情偶寄》)。陈从周先生是造园大家,他对如何磊叠假山,高论甚多。“叠石重拙难,树古朴之峰尤难,森严石壁更非易致。而石矶,石坡、石凳、石步,正如云林小品,其不经意处,亦即全神最贯注处,非用极大心思,反复推敲,对全景作彻底之分析解剖,然后以轻灵之笔,随意着墨,正如颊上三毛,全神飞动”(《续说园》)。
山小者易工,大者则难尽其妙。磊大山,“用以土代石之法,既减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累高广之山,全用碎石,则如百衲僧衣,求一无缝处而不得,此其所以不耐观也。以土间之,则可泯然无迹,且便于种树。树根盘固,与石比坚,且树大叶繁,混然一色,不辨其为谁石谁土”(《闲情偶寄》)。我曾访上海豫园,观赏其大假山,布局简洁,磴道、平台,主峰、洞壑,层次分明,而变化妙在有开有合,开者山必有分,以涧谷出之,让人徘徊不忍离去。其风格颇如明人,可称假山中之妙绝者。中国园林庭院中的磊石为山,反映了古代文人的一种怀旧情绪,是对回归自然的一种慰藉,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内蕴。在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步行一隅之地,而得山壑林泉之妙,实在是一种愉悦的体悟和享受,谁不愿肆意为之。
作者:
琉璃刺猬
时间:
2015-1-21 13:33
挺不错的,,,,能不能给我点假山设计素材?
作者:
roetem00
时间:
2015-1-21 14: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ry
时间:
2015-1-22 01:37
手法宜简洁,不要过于繁琐
作者:
小熊
时间:
2015-1-22 10:59
不错哦!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