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假山的运用及植物配置 [打印本页]

作者: 白羽衫    时间: 2012-9-19 10:59
标题: 假山的运用及植物配置
    假山的应用
    1在园林造景中的功能
    假山的造景功能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对园林空间进行划分;组成
园林的地形骨架和主景;挡土、护坡、驳岸和庭院及自然式花台的布
置。假山和园林的植物和建筑、场地及园路构成的景致,其自然氛围
较浓厚,而人工气氛相应的降低了。
    2假山的堆叠技法
    假山的叠石技法(或称手法),以区域为标准,可分为以北京为中
心的北方流派和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流派。但是清初的张涟、
张然父子和李渔均为江南人氏,且一部分假山作品也留在了北京,所
以江南叠山匠师对北京的假山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一般假山堆叠
的造型技法采用的均是基本的造型技法及形式,即将山石和山石有
机结合,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3假山布局
    相地布局(即以环境条件为前提确定山水形势及其间架),混假
于真;宾主分明;兼顾三远;依坡合山。所谓三远,即宋代画家郭熙
(林泉高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
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根据山石及水脉的自然效
纹,把零碎的山石材料堆筑成造型一定且具备整体感的假山,达到远
观有.‘势”、近看有‘.质”的视觉效果。在工程结构方面主要技术是要
求有稳固耐久的基础,递层而起,石间互咬,等分平衡,达到.‘其状可
骇,万无一失‘’的效果。
    3.4假山的植物配置
    园林建筑里,若植物组织和山石来造景,需使四周的环境余山石
且株的体量不宜过大,而山脚应选用横卧和粗枝干的高大的植物。扬
州个园的黄石假山,古柏就设置在石隙内,其山石的褐黄衬托出古柏
枝叶的苍绿,而巍峨的山和坚挺的古柏也相呼应。挺拔的青枫坐落
于山脚,衬托出明朗的秋山。
    3.4.2植物为主、山石为辅—反朴归真、自然野趣
    山石作为布设植物时的配景,将自然植物群落的景致充分表现
出来。这种设计理念将植物作为主景,其他自然要素,如叠山、石头
起辅助作用,在建筑物的前方和转角处、栏杆、绿地边缘、树丛、绿篱
及道路两旁栽种花卉植物,如一二年生的宿根花卉花卉等,以自然式
带状混合栽种花境,此种植物群落属于仿自然式,加之石头作为衬托
使亲切自然的景致更稳定协调,且具备历史性。
    例如,在环境一角布设一些植株及形态各异的石头。石头疏密
得当,大的、小的相呼应,石块间的植物合理的组合在一起,形态灵活
多样,参差错落。将翠竹林设置在干道两侧作为主景,林下配有野生
的花卉、爬藤等阴生植物,再将二三一组的石块布置在这些植物之间,
驻足观赏,如置身效野山林,这种山野景致令人神往。
    3.4.3植物、山石的配置—相得益彰、因地制宜
    扬州个园的月洞门的前面有一副画面,是以粉墙和竹石作画,有
宜人的绿荫、错落有致的石笋和秀拔的翠竹,山石和植物的搭配相得
益彰,整个画面春意盎然。我国首座岩石园是庐山植物园内的岩石
园。它是结合自然中的山石地貌及高山植被群落而造,傍山叠石,自
然气息浓厚,庐山的变质岩、砂页岩和595种高山植被构成了自然
景致。
    园林内的山石和植被已从纯客观的自然存在物转变成主观的园
林的存在物,不再局限于矿物学和植物学上的意义。“位置得宜”是
指安放花石的位置要适宜,能够将其特有的灵性恰到好处的体现出
来,折射出自然界的美感,从而创造出园林美。所以山石和植物的布
局是自然美及整体美的表现,生态和景观、神韵和形式及内涵和外观
需有机结合,使人在观赏时,领悟其深邃的内涵。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