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园林造园历史二.三章 [打印本页]
作者: 真假难辨 时间: 2017-3-22 17:10
标题: 园林造园历史二.三章
第二章假山应用于现代园林过程中体现的三个方面
1.1 假山的造型 假山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它靠形象的魅力去感染观者,在应用过程中假山的造型不断丰富、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传统园林中所没有过的造型,如昆明世博园的山水景观(图1-1),
1.2、假山的尺度
其服务对象和使用方式决定了园林空间的规模和特点。私家园林的规模一般较小, 在加上建筑的分割和围和,假山所处的空间更加有限,即使是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代表假山艺术成就的叠山石(包括土石结合、以石塑形的土石山)也仍处于相对狭小空间,欣赏假山的视距较短。因而传统假山的规模尺度小。现代城市公园拉开了现代园林发展的序幕。面向市民的城市公园通常用地规模较大,空间尺度大。虽然规模尺度小的假山在现代园林中应用 也非常广泛,但是适应现代园林开敞空间的特点,大尺度夸张造型的山石景观也出现在现代园林之中,例如北京中华民族园门区的山水景观,尺度大,与周围环境极为协调
1.3、假山的风格
假山的造型、尺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假山风格的变化。简洁的造型,概括的轮廓、细致自然的纹理以及适宜的尺度与现代园林的风格更加协调。特别是现代园林置石,其简洁如抽象雕塑般的造型更能与现代风格的园林空间融一体,在现代风格的探索中还出现了一种抽象山水。中国园林师也有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美国波特兰市大会堂前广场的山水景观。这组山水景观使得这一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独具魅力
除造型、尺度、风格外,现代园林假山在意境方面也不同以往。传统的文人强调“超然避世”其布局及造型多为幽静、闲适、古雅、淡泊的山水隐居内容服务,当今社会所需的文化的现代化导致了现代艺术的创作成为时代的主潮。假山的风格、意境也不可避免的朝着多元并存变化的方向发展,体现现代人要求参与,要求体现自我追求豪迈奔放,潇洒的精神气质。面临现代环境艺术中无限的发展机遇,现代的山石景观展示了他不衰的生命了。无论材料,设计手段,施工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处于发展探索之中
第三章创新的必然与机遇
2.1、假山艺术创新的必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的现代化所需的文化的现代化导致了现代艺术的创作成为时代的主潮。现代园林要符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以表达当代人的精神与心理状态、审美情趣为己任,反映时代的特征。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功业辉煌的时代;再也不是追求“超然避世”、“淡泊宁静”的时代了。今天的文化表现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而现代假山的特征应该是多元、并存、吸收、变化。只有创新和发展才能使传统假山走出困境。它能够具有现代的形式与内涵,也能够与现代园林协调同步发展。
现代园林置石的发展趋势
2.2、材料技术发展是创新的基础和保证
新材料、新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置石中。利用水泥、灰泥、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进行“塑石”,正在现代园林中兴起。塑石的优点是造型随意、多变,体量可大可小,色彩可多变,重量轻,节省石材,节省开支具有现代气息的塑石作品)。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承重条件受限制的地方,如屋顶花园。缺点是寿命短,人工味较浓。解决这个缺点,可用少量天然石材与塑石配合进行造型设计,用植物进行修饰,真中含假,假中有真,既节省石材,又减少了塑石的人工味,不失为一种良策。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塑石材料、技术亦会大有改进,塑石定会更加贴近天然山石本色,达到“假”石宛如“真”石的境界
我国南方地区的塑山水平较高,加上气候湿润,石面润泽,而且假山塑后不久,石面便
滋生青苔等,经其修饰更加真假难辨,而北方气候干燥,在阳光的暴晒下,石面的水泥感更显强烈。
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假山走出传统的旧框提供了契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崭新的课题中,我们能够期望得到一个新型的、现代的、民族的假山艺术的导向和启示。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