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园林造园历史一章 [打印本页]

作者: 真假难辨    时间: 2017-3-22 17:04
标题: 园林造园历史一章
中国造园历史
中国造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假山,也随着园林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一个独特而完善的园林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19世纪末中国封建文化日趋没落,古典园林也暴露其衰落的倾向。堆山叠石在我国造园艺术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园不分南北大小,几乎凡有园必有山石,所以有人认为,山石应于建筑、水、花木并列共同作为构成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进入20世纪,现代园林作为世界性文化潮流冲击着古老民族的传统。中国园林的服务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园林从性质到内容形式发生了变革,在现代园林中假山的使用空间也呈现多样化。结合现代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假山也出现在屋顶花园,室内庭院、城市广场等多种园林空间。
同时假山的塑造也成为创造个性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创造人工峡谷、海洋管水下地貌景观及大型展览温室里,通过假山造景来体现热带及亚热带植物生长的原始环境,为各种植物提供展示空间等等

第一章  现代假山造型艺术的发展
3.1、保护古典园林假山 发展其艺术成就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因而山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假山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石玲珑剔透,有远古之意,如抽象雕塑,有现代之感,千姿百态的置石,丰富了园林的内涵。


同时,挖掘、完善古典假山艺术理论,使其成为可资借鉴并部分继承的财富。展望前景,当新的现代园林体系确立之日,博大精深的古典园林艺术必然会发挥其作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融汇于新园林之中。
3.2.、探索建构现代假山艺术的理论体系
探索、建构现代假山艺术的理论体系结合古典假山艺术成就、传统山水画论、现代艺术发展的新成果、现代地貌景观方面的理论等,共同形成兼具民族特色及现代风格的假山艺术理论体系,指导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
3.3、新形势 新内容 新风格山石的景观探索
现代艺术的研究指出,只求满足于美的经典定义并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品。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还要能激发兴趣,启迪深思。这些刺激源来自创新”,也就是我们视觉器官看到新的以往没有过的现象时的一种感受。大自然是创作的无穷的源泉,假山是对自然地貌的艺术再现,只有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掌握自然规律才能产生优秀的假山作品。对自然的感受来自于融身其中的体验。
虽然古典假山限于石材及施工技术条件等,在景观的创作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现代施工技术及人造石材料的发展逐渐使创造多变的、丰富的山石景观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大规模、大体量石山的创作,可从自然地貌形态特征及组合特点中吸取到创作的灵感。对于园林艺术创作的发挥来说,天地是广阔的,可运鬼斧神工、夺天地造化。而只有自然地貌才是永恒的、惟一的创作源泉。人们对自然地貌景观规律进一步的认识、理解、掌握,必然会丰富山石景观的创作。
同时,自然地貌的形象美万象纷呈。雄、奇、险、秀、幽、奥、旷等都是形象美的表现。每一类岩石地貌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研究自然地貌的形态风格,并探究其风格形成的原因,非常有益于不同风格山石景观的创造。
3.4、新技术 新材料不断完善 并继续创新发展
材料、技术的进步是创新的动力。任何新技术、新材料,在产生之初,总是会存在不足之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改进,必然会逐步完善。国外的GRC材料研制于20世纪60年代末,于20世纪70年代末应用于山石景观。而今,这种材料已在创造山石景观方面显示着它特有的造型能力。
3.5.完善计算机假山设计技术
结合新的GRC等人造石技术并应用计算机进行假山辅助设计,能够避免传统的设计手
法中的不足,真正作到设计中的“石块”定位,使设计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指导施工的作用,使山石景观真正体现规划设计的意图。
古典假山艺术的辉煌已经成为永远的历史,现代假山在探索徘徊后,必然会找到它应有的位置,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创造它的再次辉煌。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