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传统假山盆景文化瑰宝—源远流长 [打印本页]

作者: himart0519    时间: 2013-8-28 15:55
标题: 传统假山盆景文化瑰宝—源远流长
一、盆景历史背景
      盆景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形成深受中国园林造景的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盆景在构图、布局上就借鉴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并在创作理论中汲取了中国画论的精髓,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影响下,中国盆景强调形神兼备“神似胜形似”,崇尚神韵、意境及诗情画意。所有这些,使中国的盆景艺术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具有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特点和规律。
12.jpg
      关于山水盆景的历史记载,可以从考古中发现,东汉(公元25-220年)时已有一种山形陶砚,砚面左右两侧及后面塑有12座山峰,峰沿着陶砚边缘排列,高低起伏,层峦叠嶂。砚面中间盛水,与现今的山水盆景格局极为相似,可以看作是我国山水盆景的最早雏形。后又西安中堡村的唐墓中发现一只三彩砚,也通汉代山形陶砚相似。
1972年陕西乾陵发觉的唐章怀太子李贤之墓的甬道东壁上,发现绘有二位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盆中有假山和小树。唐代阎立本所作《职贡图》中,有以山水盆景为贡品的进贡图像。画中人物肩扛的山水盆景与现在的山水盆景造型极为相似。从中可以看出,盆景起源于我国东汉,至唐代时已渐趋成熟。
二、山水盆景的诗词歌赋
      我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有关山水盆景的诗词。如诗人杜甫的《假山》诗云:“一篑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出云。”诗人白居易的《双石》诗:“苍然两片石,厥状怪可丑。”书画家苏东坡的诗:“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书法家黄庭坚曾为得一“云溪石”而做诗:“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蛟龙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清座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凉风,诸山落木潇潇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13.jpg
      宋代时,由于山水画的兴起,出现了许多精辟的画论和有关山石的著述,盆景在造型或选材上也都有了新的发展。如北宋末年的《宣和和谱》详载各地的石种、特质、采掘法以及宋徽宗构造艮岳山的情况;《渔阳公石谱》收录了古人玩石、赏石的故事;杜绾的《云林石谱》则记载各种石品达116种之多。赵希鸪在《润天清录》“怪石辨”中说:“怪石水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镶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亦奇物也,色润者甚可玩爱玩,川石奇耸,高大可喜,然人力雕刻后,置急水中舂撞之,纳之花槛中,或用烟熏,或染之色,亦能微黑有光,宜作假山。”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山石著述较多,在选石及制作上有独到之处。
三、现代山水盆景
      书画家米芾,是个“石痴”,他爱石成癖,到处寻石,以玩石、赏石为快事。他诗文书画俱精,鉴赏水平很高,他论石有“瘦、皱、漏、透”的标准。古代诗人、画家等文人涉足盆景,使盆景与绘画、诗词等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互相提高,促进了山水盆景的发展,并从单纯追求形似逐渐发展到强调神韵和意境。当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山水盆景和树桩盆景两大类别。
14.jpg

作者: Shutdown    时间: 2015-1-19 20:28
平衡假山平面的变化,最终应归结到山体各部分相对平衡的状态上
作者: aaaaa    时间: 2015-1-20 00:28
堆石为山,叠石为峰,其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
作者: mxxc2    时间: 2015-1-20 05:36
假山景观是大自然的神韵和精华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