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1983年安康洪灾后的雕塑——汉江大桥组雕由来 [打印本页]

作者: 双刃刀    时间: 2013-7-24 10:26
标题: 1983年安康洪灾后的雕塑——汉江大桥组雕由来
       13075910_236958 (1).jpg
            1983年7月31日,一场洪峰流量为3400m3/秒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淹没了安康老城,城堤和大部分房屋被毁,市政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中央、省及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投身于城区的恢复重建,其中国家投资城堤工程2813万元,包括建设汉江大桥南头穿堤交通闸及闸门雕塑群。
  闸门是城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水利水电设计院为其精心设计,并由省水电工程局施工,而闸门装饰雕塑群则由西安雕塑设计院设计,王天任负责主设计。西安雕塑设计院前身为陕西省雕塑办公室,简称省雕塑办。
  大桥闸门与雕塑群均于1984年2月同时设计,雕塑群设计模型由担任城区重建副总指挥,原安康市城建局副局长魏振中联系西安美术学院、省水利水电设计院、省建筑设计院、省建设厅等单位和部门的专家进行评审,时任副省长的徐山林亲自到会与专家门共同商议。最后,从四个设计方案中选定了这组模型设计方案,并由西北航空公司承担雕塑承建任务,由重建委成立的督造小组李玉乾、张连钟等同志驻西安具体经办督造事宜。
  该雕塑群分为两组,共四条牛,一组雄鹰(包括钢柱、钢球体、铜鹰)。南北两组铜牛设立在“人”字形双空闸门墩柱上,鹰柱直立于“人”中间,顶端依次为球体和鹰。四条铜牛均为2米长,肚圆1米的大型雕塑。雄鹰立柱为条形八棱柱,直径0.8米,通高15米,柱顶钢球体直径1.2米,铜质雄鹰呈半展翅状,头尾2米,两翅1.8米,鹰头向北略偏西。
  铜牛系古代传说中的镇水吉祥兽,雄鹰寓意安康人民的自强不息,展翅腾飞的美好愿望。半展翅状蕴含着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国家拨款重建家园,为安康的腾飞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敞开双翼走向富强,要靠安康人民自身的努力。按照以上设计构思,徐山林同志为这组雕塑命名为:安澜裕埠。雕塑家王天任先生亲笔书写并刻石镶嵌于“人”字形向北的混凝土墩正中位置(1995年脱落)。安澜,平息、治理水患之意。“埠”有三个释义:靠水的大码头、大都市,也指地方区域。顾名思义,通过此次灾后重建治理,安康走向富裕发展之路,这组雕塑群不光开辟了安康城市雕塑的先河,而且其命名与艺术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据当时督造人员回忆,铜牛和鹰是分别由两辆大汽车专程运回,为了防止途中出现对雕塑的伤损,过秦岭时安排专人用弯刀沿途劈树枝。钢柱因体积过长,用火车从西安起运回安。钢柱、钢球体和铜鹰在安装就位时,当时建设火石崖大坝的水电三局仅有一台大型吊车正好派上用场。从设计到制作再到安装,这组雕塑群花了17万余元。
  整个大桥闸门和雕塑群分别由两家单位设计,但衔接的十分融洽得当。“人”字形双孔闸门高2.8米,实际上是倒“人”字形,又像翻开的书籍形状,又像两支完全拓展的双翅。“人”字形代表热情好客的安康人民敞开双臂欢迎外地客人的到来,翻开的书籍形状则表示重建家园的安康永载史册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拓展的双翅形状又与办展翅的铜质雄鹰相呼应,是对半展翅的无语诠释,给人以无限遐思的空间。可以说整个雕塑是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是理想的、科学的、成功的城市艺术雕塑。
  要说这组雕塑有没有什么秘密呢!其实,它也给人留有一些悬念。当时市百货公司的一个老夫子名叫李仲修,是西关人,善舞文弄墨,又有一手的好字。由他撰文记述了当时的这场洪水,文章用宣纸写好后浸泡上桐油,卷入特制的铜管,再装进雄鹰的内腹。李老先生于90年代末作古,撰文有多少个字,如何记叙的,笔者无从得知。这是留给人们的一个悬念。但不管咋样,当年名为“安澜裕埠”的这组雕塑与十多年后汉江大桥北桥头建起的“安澜楼”遥相呼应,成为代表安康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应该成为安康人的骄傲。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