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水经注》中的济南园林 [打印本页]

作者: jswanglan    时间: 2013-5-10 09:09
标题: 《水经注》中的济南园林
    也许你对《水经注》这部古代地理学名著颇感陌生。但是,如果我说出“寰中之绝胜,古今之壮观”,你或许知道这是对趵突泉极为精辟的描述,而它正是出自《水经注》,其作者则为我国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


    郦道元(约466~527年)字善长,范县涿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好读奇书,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志于地理学的研究。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述便是洋洋三十余万言的《水经注》。


    郦道元年轻时,曾随其父到过济南,留心考察济南的山水风光。因此,在其名著《水经注》“济水卷”中,对当时的济南园林风光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


    《水经注·济水卷》首先记述的是趵突泉。它描述了泺水发源地——趵突泉的喷涌气势,指明它为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侯相会之地,并道出了趵突泉俗称“娥英水”的缘由:“济水又东北,泺水出焉。泺水出历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春秋》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是也。俗称之娥姜水是也,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


    其次,《水经注·济水卷》依次写到北魏时期的大明湖、净池,即今日五龙潭一带当时的情状:“其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此水便是净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对鱼鸟,极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寥寥数语便生动地描绘出此地幽静秀丽的天然景色。


    紧接着,《水经注·济水卷》依照水道的顺序,写到了历水(即今舜井)、流杯池(即今珍珠泉、濯缨湖、曲水亭一带)与历水陂(即今大明湖):“湖水引渎,东入西郭,东至历城西,而侧城北注,陂水上承东城,历祀下泉,泉源竞发。其水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燕,公私多萃其上。分为二水,右水北出,左水西经历城北,西北为陂,谓之‘历水’,与泺水合。”文中“历祀”即舜庙。据史料记载,舜庙附近原有两处舜泉(舜井),两泉竞发,水势甚旺。泉水北流,流至流杯池(即现在的王府池子),成为州僚游宴觞咏之处所,而泉水再向北流去,则为历水陂,即今日之大明湖了。


    《水经注·济水卷》继续记述的是孤拔峻秀的华不注山和《左传》记载的“齐顷公取水处”的华泉:“济水又东北,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山下有华泉……华泉,华不注山下泉水也。《春秋左传·成公二年》齐顷公与晋克战于鞍,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逄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于木乃止。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卻子将戳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戳矣。’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戳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即华水也。”


    《水经注》在“济水卷”中还记述了章丘的百脉泉:“百脉水出土鼓县故城西,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此外,《水经注》还记述了平阴的东流泉(书院泉):“天池山下有泉,名东流泉。”这些都是历代文献中有关百脉泉、东流泉(书院泉)最早的记述。


    总之,《水经注》虽然仅记述了几处济南园林,但它却真实地反映了1500余年前有山河湖泉之胜的古城济南的风貌,为我们今天研究泉城古文化,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献史料。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