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传统假山的施工技术之二:施工要点 [打印本页]

作者: jswanglan    时间: 2013-4-18 13:47
标题: 传统假山的施工技术之二:施工要点
(1)基础
假山像建筑一样,必须有坚固耐久的基础,假山基础是指它的地下或水下部分。通过基础把假山的重量和荷载传递给地基。在假山工程中,根据地基土质的性质、山体的结构、荷载大小等不同分别选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整体基础、圈式基础等不同形式的基础。基础不好,不仅会引起山体开裂破坏、倒塌,还会危及游客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安全可靠。现将常用基础分别介绍如下:
①灰士基础的施工
a.放线:清除地面杂物后便可放线。一般根据设计图纸作方格网控制,或目测放线,并用白灰划出轮廓线。b.刨槽:槽深根据设计,一般深50一60cm。c.拌料:灰土比例为1:3,泼灰时注意控制水量。d.铺料:一艘铺料厚度30cm,夯实厚20cm,基础打平后应距地面20cm。通常当假山高2m以上时,做一步灰士,以后山高lm,基础增加一步灰士,灰土基础牢固、经数百年亦不松动。
②铺石基础    常用的有两种,即打石钉和铺石,当土质不好,但堆石不高时使用打石钉;当士质不好,堆石较高时使用铺石基础,一般山高2m砌毛石厚40cm,山高4m砌毛石厚50cm。
③桩基
a.条件:当上层土壤松软,下层土壤坚实时使用柱基,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桩基多用于临水假山或驳岸。
b.类型:桩基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支撑桩,当软土层不深,将桩直接打到坚土层上的桩。另一种是摩擦桩,当坚土层较深,这时打桩的目的是靠桩与土间的摩擦力起支撑作用。
c.对桩材的要求:做桩材的木质必须坚实、挺直、其弯曲度不得超过10%,并只能有一个弯。园林中常用桩材为杉、柏、松、橡、桑、榆等。其中以杉、柏最好。桩经常用10一l5cm,桩长由地下坚土深度决定,多为1-2m。桩的排列方式有:梅花柱(5个/ m2)、丁字桩和马牙桩,其单根承载重量为15-30t。
d.填充桩 (亦称石灰桩)                              
填充桩是指用石灰桩代替木桩。做法是先将钢钎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将其拨出,        
再将生石灰或生石灰与沙的混合料填入桩孔,捣实而成。石灰桩的作用是当生石灰水解熟化时,体积膨大,使土中孔隙和含水量减少,达到提高土壤承载力,加固地基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木材,又可以避免木柱易腐烂之弊。         
④混凝土基础
近代假山多采用混凝土基础。当山体高大,土质不好或在水中,岸边堆叠山石时使用。这类基础强度高,施工快捷,基础深度是依叠石高度而定,一般30-50cm,常用混凝土标号为Cl5,配比为水泥:沙:卵石=1:2:4。基宽一般各边宽出山体底面30-50cm,对于山体特别高大的工程,还应做钢筋混凝土基础。
假山无论采用哪种基础,其表面不宜露出地表,最好低于地表20cm。这样不仅美观又易在山脚种植花草。在浇筑整体基础时,应留出种树的位置,以便树木生长,这就是俗称的要“留白”。如在水中叠山,其基础应与池底同时做,必要时做沉降缝,防止池底漏水。
(2)山石的吊运
①结绳
山石吊运一般使用长纤维的黄麻绳或棕绳,它们很结实,柔软。绳的直径通常用20mm(8股)、25mm(12股)、30mm (16股)、40mm(18股)。其负荷为200-1500kg,结绳的方法根据石块的大小、形状和抬运的不同需要而定,要求结扣容易,解扣简便。活扣是靠压紧的,因此愈压愈牢固,并不会滑动。
②抬运                     
a.直杆式:有两人抬、四人抬、六人抬、加杆抬等。
b.架杆式:分四人架、八人架、十六人架等。
抬石工应身高相等,听从统一指挥。抬石时应同起同落,否则易压伤一方。石材重100kg以上时、抬工应“对脸”前进,以便动作用力协调。如运距较远、“对脸”起杆后应“倒肩”,即一方转换方向。倒肩必须严守顺序。系石高度以起杆后石底距地面20cm为佳。抬石杠棒南方用新毛竹、北方多用黄檀木。单杠负重约200kg。
③走石
走石多用在施工作业面,当巨大的石块需要找平石面或稍加移动,俗称“走石”。走石用钢撬操作完成,一般钢撬用Φ20-40mm的粗钢打制而成。撬的用法通常有舔撬、叨撬、辗撬等手法,使石块向后、向前或左右移动。用撬走石有一定的难度,常需有经验的技工操作。                       
④起重
a.人工起重:山石施工现场大多场地狭窄,因此小石块的起重,多用人工抬起或挑起。
b.小秤起重:用两根焊径粗约20cm的杉篙做成小秤,其主力臂与重力臂的比为7:3或8:2。其式样如(图6.3.10)所示。                                 
c.大秤起重:大秤亦用杉篙搭构而成,这种大架秤可放一个或几个秤杆,同时使用、起重量大。
d.三角架吊链起重:一般用4-8m长,径粗20cm的三根杉篙组成,杉篙的头尾各用铅丝箍牢,在上端50cm处用粗30mm的黄麻绳将三根杉篙按顺序扎牢、拉起,要求底盘成等边三角形,并与地平面成不小于60。夹角,即可系上吊链(俗称神仙葫芦)。并在三根杉篙间横向设“拉木”。拉木应首尾相接,使受力均匀。每层拉木高约1.8m,如起重需要还可在吃力面加扎“绑杆”或栓好大绳。吊起的石块一般应在三角架的底盘范围之内。
e.机械起重:一般选用0.5-3t的汽车吊车较为合适。它可以在直径30m范围内拖运石块,在直径l5m内起吊石块。
f.运输:运石最重要的是防止石块破损,特别是对于一块珍贵的石材,则更为重要。据宋·周密
《癸辛杂识》载:“艮岳之取石也,其大而穿透者,致远必有损折之虞……近闻汴京文者云,其法乃先以胶泥实填众穴,其外复以麻筋杂泥固济之,令圆滑、目的极坚实,始用大木为本,至于舟中,直俟抵京然后侵之水中、旋去泥土,则省人力而无他虞。此法甚奇前所未闻也。”常用的运石方法很多,如用水道(船),冰道,走“早船”;用“小地龙”(铁轮木板车);用人力,马力或绞盘等拉运。现代多用汽车运输、如遇好的峰石,为保护石块,最好车装中垫20cm的沙或士、将峰面朝上置于其上、确保安全。
山体堆叠是假山造型最重要的部分,根据选用石材岩石种类的不同,艺术地再现各自岩石地貌的自然景观,不同地貌有不同的山形体态,如不同的峰、峦、峭壁、峡谷、洞、岫和皴纹……
(3)山体的堆叠
一般堆山常分为:拉底、中层、收顶三部分。
拉底:
石块要大,坚硬、耐压、安石要曲折错落,石块之间要搭接紧密,石块摆放时大而平的面朝上,好看的面要朝外,上面要找平、塞垫要平稳。
中层:
堆叠时要分层进行,用石要掌握重心,挑出的部位要在后面加倍压实,万无一失,全山石材要统一,即要相同质地,纹埋相通,色泽一致,咬茬合缝,亲靠牢固,浑然一体。又要注意层次、进退,有深远感。
收顶:
假山的顶部,对山体的气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一般选姿态、纹理好,体量大的石块做收顶石。根据岩石地貌类型的不同、常用的收顶方式有三种:
①峰顶(又称斧立式):选竖向纹理好的巨石,作峰石、以造成一峰突起的气势,统览全局。
②峦顶(又称堆秀式):由单块或数块粗扩而略有圆状的石块,组成连绵起伏的山头。
③流云顶(又称流云式):用于横纹取胜的山体,状头之石有如天空行云。
(4)山体的加固与做缝
①加固措施                                             
a.塞——当安放的石块不稳固时,通常打入质地坚硬的楔形石片,使其垫牢,称“打塞”。
b.戗——为保证立石的稳固,沿石块力的方向的迎面,用石块支撑叫戗。
c.灌筑——每层山石安放稳定后,在其内部缝隙处,一般按1:3:6的水泥:沙:石子的配此灌筑、捣固混凝土,使其与山石结为一体。
d.铁活——假山工程中的铁活主要有铁爬钉、铁吊链、铁过梁、铁篇担等。
铁制品在自然界中亦锈蚀,因此这些铁活都埋于结构内部,而不外露,它们均系加固保护措施,而非受力结构。         
②做缝
是把已叠好的假山石块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实或修饰。这一工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假山的整容。其做法是一般每堆2-3层,做缝一次。做缝前先用清水将石缝冲洗干净、如石块间缝隙较大,应先用小石块进行补形,再随形做缝。做缝时要努力表现岩石的自然节理,可增加山体的皴纹和真实感。做缝时砂浆的颜色应尽力与山石本身的颜色相统一。做缝的材料相传过去糯米汁加石灰或桐油加纸筋加石灰,捶打拌合而成、或者用明矾水与石灰捣成浆。如用于湖石加青煤,用于黄石加铁屑盐卤。现代通常用标号C40的水泥加沙,其配比为3:7,如堆高在3m以上则用标号C50水泥。做缝的形式亦根据需要做成粗缝、光缝、细缝、毛缝等。
堆山时还应预留种植穴,处理好排水和防水土流失。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