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园林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jswanglan    时间: 2013-4-18 13:44
标题: 园林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东方,历史赋予其悠久、延续、博大,构成其独树一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其完整的阐释。
    她历经无数春秋的洗礼,缘起于一个伟大的民族,延续并发展了几千年,且一直走下去,影响甚远,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举足轻重。
    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和日本,其共性是一种内在的、含蓄的,一种心灵境界的阐释,要求意境,讲究意趣,追求神韵。
    正如东方园林中受自然哲学的影响,加之佛教、儒学和道的深入,形成特色的东方审美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如中国的自然山水式园林和日本的枯山水茶道式园林。择其道而为之,以“禅学”和“无为”的人文境界,建立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园林风格。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萌芽于殷商时代,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渐趋成熟。近代中国园林凝聚历代文化精髓,融合佛道儒三家,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自然无趣。“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园冶》)是中国造园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融艺术和现实于一体,将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的审美情趣与理想水乳交融的交织于一起,“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人在那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体制下,在从野蛮的山顶聚居到华夏大地的大一统,没有了蛮族的统治与厮杀,一种温和平静的社会气氛,再加上儒、道、佛的洗礼,中庸思想根深蒂固,后又有程朱理学加以催化,中华这样一个东方的文明国度终于定立下来,她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哲学思想在引导着自己走的每一步。
    中国文化“儒道互补”(李哲厚《美的历程》)理性社会和感性心理互织,中国文化讲究自然。也正如同山水园林艺术中叠山设水各有其道,“使宽处可容走马,窄处难以藏针”无处不“得体”。同时中国园林中所用“借景”“引景”“漏景”等手法也正反映着中国文化之中所包括的道教思想,还有园林亭阁之中的“藻井”,借“藻井”来防灾,形而上学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庭院深深深几许”理性所归。人们乐此不疲。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充分体现了士大夫的逸情与洒脱。文化的碰撞最终走向全面融合。“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道之所致,“我与万物合而为一”无我之境界出也。“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此所谓之境界,实乃“空灵”。与造园中“以有限面积造无线空间”(陈从周《说园》)属同理。以小见大。“情”之所属,亦有“理”也。
    在中国文化史上,宋明两代艺术作品境界颇高,如宋瓷,明家具,大概皆因清淡而为之吧!“无欲”是佛教所提倡的境界。无欲则无求。中国人的审美倾向亦“空”,付之于文化上则“无为”,则“净”则“恒”。“得鱼忘荃”,“得意忘象”。
    “假亦真时,真亦假”“假山如真方妙,真山的假便奇”(陈从周《说园》)所谓“无形之景”“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此种境界需造化为之,俗骨难以意会,其在“有”“无”之间,不可言传。
    中国园林建筑中,多用木材,且皆横向发展,多低矮,“中庸所致”,在“同中求变,变中求同”。
    中国园林中,对比之间求统一,曲中有直,多对称、中庸之延伸,无处不在,亦是国人审美之标准。是既要有所出又无伤雅致,取其中间之态。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便是其例,因此隐士的文艺作品多丰富,像徐谓之行径者极微,亦是此理。
    同时用才为木,亦有其精神意义。木之于石,其有生机,取自大自然,有生命,性柔和温暖,富有亲和力,亦是国人文化“善“的体现。
园林文化中之简约以成定格,重简轻繁,园景宜藏不宜泄,多隔,且“禁欲”,极其含蓄。中国人要求自己“无欲则刚”,其中孕育着无数的哲理,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
    而日本园林,它出于中国园林艺术,但独具性灵,不拘格套。它以中国园林的成熟期为基础,围绕中国佛教宗派“禅宗”道义,融合大和民族文化特色,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亦是日本整个文化的成长过程。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