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假山施工工艺流程(二) [打印本页]

作者: jswanglan    时间: 2013-4-10 15:42
标题: 假山施工工艺流程(二)
1、 工艺流程   
           定位放样      预埋件埋置        骨架焊接制作      钢网片焊接制作     铁丝网片绑扎      一层抹灰      二层抹灰        造型       一层颜料      二层颜料      面油
2、主要施工技术
(1)定位放样:根据图纸、模型及现场情况进行定位放样。
(2)预埋件埋置:现浇板块采用70×100×6的预埋件,间距1.5-2.5m埋置;框架柱身采用70×100×6的预埋件,间距2m埋置。
(3)骨架制作主材为50×50×5角钢,次要处用30×30×3角钢,涂刷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先进行塑石方形骨架制作,骨架角钢的间距尺寸一般控制在1.8-2.5m左右,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然后根据模型进行左右斜拉,做出假山的大致形状。
(4)钢筋网片:在骨架制作完成后,用Ø6圆钢进行钢筋网制作,钢筋网与角钢连接及钢筋与钢筋连接均采用焊接方式,钢筋网方格控制在18×18—25×25cm2左右,根据模型塑造出凹凸起伏的自然外形。
(5)铁丝网片:在钢筋网制作完成后,将规格为3×1/4(4目)的铁丝网绑扎其上面。
(6)抹灰:铁丝网片安装完成后,用1:1水泥砂浆进行基层抹灰,厚度为1-1.5cm左右;一次完成后,进行二次抹灰,厚度为1.5cm左右。在假山外露部分的两层抹灰完成后,及时进行假山内部砂浆的抹制,厚度为1cm左右。
(7)造型:根据模型及所造山石的材质,对塑石假山进行造型,塑 出石脉和条纹。
(8)上色:根据所塑山石的位置及其作用,选择合适的氧化铁颜料进行调制、上色。
(9)面油:最后进行面油处理。

假山施工
1、 “拉底”。所谓的拉底,就是在假山基础上叠置最底层的自然假山石的术语,其正如《园冶·掇山》所说的:“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文而加。”选用顽夯的大块山石拉底,具有坚实耐压、永久不坏的作用,同时因为这层山石大部分在地面以下,小部分露出地表,而假山的空间变化却都立足于这一层,所以古代叠山匠师们把拉底看作是叠山之本。
A、“拉底”的方式   假山拉底的方式有满拉底和周边拉底两种。   a满拉底是在山脚线的范围内用山石满铺一层。这种拉底的做法适宜规模较小、山底面积也较小的假山,或在北方冬季有冻胀破坏地方的假山。   b周边拉底是先用山石在假山山脚沿线砌成一圈垫底石,再用乱石碎砖或泥土将石圈内全部填起来,压实后即成为垫底的假山底层。这一方式适合基底面积较大的大型假山。
B、拉底的要点是:a是统筹向背,即根据设计要求,统筹确定假山的主次关系,安排假山的组合单元,b确定底石的位置和发展体势。是曲折错落,即假山底脚的轮廓线一定要打破直砌僵硬的概念。c是断续相间,即假山底石所构成的外观,不是连绵不断的,选石上要根据大小石材成不规则的相间关系安置,以为假山中层的“一脉既毕,余脉又起”的自然变化作准备。d是紧连互咬,虽然外观上有断续变化,但结构上却必须一块紧咬一块,具有整体性。e是垫平安稳,以便于继续施工.。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