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图形图像语言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熊    时间: 2013-3-25 11:50
标题: 图形图像语言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1 波普艺术
  首批波普艺术家这样定义他创作波普艺术的素材和方式:流行的、昙花一现的、可以随意替代的、廉价的、大批创作的、年轻的、精神上的、性感的、新颖的、有诱惑力的、商业性强的……主题公园实际上就是波普艺术的一部分。它是在机械游乐园(Amusement Par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特定的主题而创造出的舞台化游憩空间,它以虚拟环境塑造与园林环境载体为特征,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和大众性。它主要以文化复制、文化移植以及文化陈列等手法迎合游憩者的好奇心,以上主题情节贯穿各个游乐项目,从而革新了以机械游戏为主体的游乐园。
  2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乐园虽不是主题公园的鼻祖,却是连锁规模最大的一个。自从 1955 年建立之初,迪斯尼乐园就成为现代美国最具煽动性的隐喻。迪斯尼乐园以其丰富的主题, 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手法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为游客营造出一个充满梦幻、奇特、惊险和刺激的世界,使游客感受到无穷的乐趣。1983 年日本建成了东京迪斯尼乐园并获得巨大的成功,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法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兴建迪斯尼乐园;我国的香港特区迪斯尼乐园也于2005 年的 9 月 12 日开放。
  3 主题公园具有以下特征
  3.1 商业性
  主题公园自出生之日起就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盈利是其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所以说,它与“为艺术而艺术”的古典艺术情怀下的传统园林是两回事。此外,主题公园也没有“为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和公共交往”而建的现代公共绿地所具有的博大的包容力,它不是社会福利,不是市政设施的一部分,而是一种商品,谁要是想享受这种商品的功能,谁就得付款,而且价格不菲。商业性决定了主题公园的项目设置的出发点是“卖点”,即需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消费者在迪斯尼乐园有多种的需求,它除了童话仙境外,还有商场、旋转俱乐部和科学幻境等。
  3.2复制和拼贴
  复制使拜物主义的艺术幻灭的同时,也使艺术融入大众消费的轨道,是现代艺术转向后现代艺术的特点之一。
  迪斯尼乐园里堆砌了所有消费者可能熟知的符号和信息。为了使这些信息能够快速识别,它们必须通过复制才能保证原汁原味。同时作为统一的企业形象,复制也是必须的。在主题公园中,游人不需要发现的惊喜,只要识别的满足。迪斯尼公园中的场景要么是童话仙境、未来世界,要么是反映异域风情或是先祖时代的生活,总之不是你所处于的生活形态,主题公园可以带你在时空中自由穿行,就看你想在哪里停留。
  3.3沉浸性
  主题公园的这种特征是和电子游戏有着很多相似性,只不过一个是实体的三维世界的沉浸,另一个是虚拟的三维世界的沉浸。
  既然是“沉浸”,就包含了身体的进入、感官的刺激和心灵的体验等全方位的模拟。但主题公园的参与和模拟更为逼真,感官刺激也是多方面的。游人对于主题公园的进入是切切实实的“在场”,有着绝对的“实时性”,主题公园就是一个大型的“行为 MTV”。
  3.4 信息超度饱和
  迪斯尼公园中的场景大量应用图形符号,作品中往往使用超级写实的手法,或者干脆就采用印刷、粘贴创作作品。此外,饱和以及强烈对比的色彩,逼真到甚至夸张的形体、堆砌的符号都满足了现代人对信息的渴求。迪斯尼公园中的设施常常以夸张的色彩和尺度、堆砌的商业符号,使游人在娱乐的同时获得超度饱和的信息量(见彩页),在感受的丰富程度上,似乎与某些古典园林是不相上下的,但古典的东西始终完美而统一,它所给予你的感受也是一个整体,因而也不允许有破坏这个整体的事物出现,而主题公园是万花筒,色彩斑斓,包罗万象又不失欢快和幽默。
  3.5 科技性
  幻景的制造在远古时靠宗教仪式、靠巫术,再后来有了艺术家这一类人群,就靠文学的语言、音乐的曲调、绘画的色彩和笔触,雕塑的体量和神髓,舞蹈中的肢体语言等等来实现。大众文化与传统农业社会的民间文化的一大差别就是它借助和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化科技传播手段,以确保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高效的传播速度。
  3.6 短暂性
  后现代文化的爱嘲讽、沉迷于虚假表面以及把各种事物的碎片拼在一起形成大杂烩的意识,使这种文化作用下的生活形态,有一种漫不经心的游戏态度。这种态度下,真理都不是唯一的,其他事物都是短暂的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