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中国平面文化的形成特点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熊
时间:
2013-1-17 14:31
标题:
中国平面文化的形成特点
1.从中国玉文化谈起
中国人自古对玉情有独钟,赋之深厚,绵延几千年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汉宝德先生曾就玉的传统加工过程来说明中国文化的二度空间观念,他认为,由于在古代中国玉石原料难得,所以加工时倍加珍惜,使得古代玉器的制造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玉要尽量地切割以经济使用。一块矿石切成薄片后,可以得到很多块,以增加数量。因此,二向度的设计与灵感便随薄片而生,最终形成了中国人一直比较倾向的平面设计传统。中国的艺术家和一流的工艺家,从公元前几千年一直到汉朝,设计构思的时候都要从薄片开始。立体的造型非常稀有,仅仅偶尔为之。第二,由于玉石的珍贵和切割的不易,玉石薄片的形状是随机的,这个事实也就决定了中国平面设计的理念总是以轮廓为主体,即先有界限,然后再做设计因此逐渐形成了由外向内的设计理念。所以玉器是由它的轮廓来决定它整个的造型,在它的轮廓内按当时流行的文化主题进行二向度设计,从而产生了一个个飞扬灵动的生命,这就是中国平面文化特有的魅力。
剪纸艺术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平面设计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设计更是直接体现了中国平面文化的鲜明特色先设定一个轮廓,然后将设计主题均衡巧妙地安排在其内。而这其中的设计主题与当时流行的民俗文化密切相关,或是十二生肖,或是民间故事,随时代不同而变化万千,但轮廓的变化却是相对稳定的,可见此类平面设计也主要遵循由外而内的设计原则。当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但毕竟是少数。
2.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比较
在中国的平面文化中,这种以轮廓为主体,由外而内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是矛盾的。现代建筑的设计早已抛弃了先有造型,再有内部功能的原则。可是不论平面设计还是建筑设计,中国人的设计原则向来就是先有造型,然后再进行内部设计,即先有轮廓的形状,然后再做轮廓内的设计。这个基本原则很早就在中国出现了,几千年来一脉相传。如果我们懂得以上道理,当我们面对古代工匠留下的传世之作时便不会惊异于它们不同寻常的造型,因为这些造型轮廓是自然生成的,其内部设计是在既定轮廓内完成的巧妙而智慧的精雕细琢。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