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网

标题: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演化关系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熊    时间: 2013-1-7 15:00
标题: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演化关系的思考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包括亭、台、楼、阁、廊、架、榭、枋、厅、桥等,其形态丰富多样、造型优美典雅,堪称世界之最,关于古典园林建筑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
  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的教学中,教师通常照本宣科地对它们的形态、结构、作用、位置等方面逐一分别讲解,很少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 各类园林建筑的起源顺序、演化关系如何,其起源原型为何物,为什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如此丰富多样,古典园林建筑群体的水平布局源自何物等。对以上问题进行多学科视角的思考和解答,有利于学生快速、系统地掌握众多古典园林建筑类型及其关系,深刻地理解它们的起源,并通过这种追根溯源的教学思考方式的培养,为今后的园林建筑提供新的设计灵感、思路和方法。
  一、丰富的种类,相似的家族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种类包括亭、架、廊、桥、舟、厅、榭、楼、阁、舫等。虽然类型众多,但是,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其中简要概括为三点:
  ( 1) 相似的外观形态。
  古典园林建筑的外观形态类似于居住建筑,也具有台基、屋身、屋顶三个明显部分;
  ( 2) 相似的内部结构。古典园林建筑的内部形态结构类似于居住建筑,也具有柱、梁、檩、椽的木结构;
  ( 3) 相似的空间限定。相对于居住建筑而言,古典园林建筑由于融入自然的功能需要,具有基部的架起、顶部的覆盖,四周一般多以柱子作为结构性竖立,开敞性强、围合性较弱。
  二、古典园林建筑的起源和演化
  ( 一) 古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要素
  古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山、林、动物、树木、草地、水域、土地、山谷等。“模山范水”是古典园林设计的重要理念。园林四大要素包括山、水、植物、建筑,只有建筑是人工构筑物,那么,建筑是从哪里来的? 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人类的思想均来自人类生存的自然物质世界,而不可能来自天外,更不可能无中生有。
  ( 二) 古典园林建筑形态的自然起源———原生建筑
  1. 古典园林建筑的起点———台
  从形态结构和空间限定方式分析,台的形态、结构最简单,只利用了架起的限定方式,是最简单的人工构筑物。在人类生存的环境要素中,台的自然起源必然是山,园林史及甲骨文中均有记载。
  2. 古典园林建筑的原点———亭
  尽管亭的类型众多,但其基本形态只有架起的台基、竖立的立柱、覆盖的屋顶三个部分,只是缺乏空间的强度围合。
  除了台之外,亭的结构形态和空间限定最简单,但已经具备所有其它古典园林建筑的基本构成。因此,可以说亭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基本形态单元、基本结构单元和基本空间单元。
  3. 亭的自然起源———树木( 乔木)
  在古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要素中,从人的身
  高、灵长类善于攀爬的习性和树木的高度以及高度带来的安全感来分析,单棵孤立树的形态结构更符合人类野外遮避雨雪、休息停歇、防止野兽攻击的需要。“亭”字与“停”字的近形、近意、同音也是佐证。树木,具有树根———基础、树干———竖立、树冠———覆盖的形态结构和空间限定方式,与亭极为接近。孤立树以及三棵树、四棵树等不同丛生树的平面布局演绎出亭子的多样化平面,不同树种的树冠形态、质感、色彩、郁闭度则为亭顶的变化提供了丰富的模仿原型。由此可见,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基本单元的亭,丰富多样、变化莫测,因此,才成就了各类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丰富多彩的特性 。
  4. 架的自然起源———亭的纵向发展
  如果说亭发源于孤立树和丛生树,那么架则起源于线状分布的树林。古人类居无定所,迁徙、运动是经常发生的。作为猎人和猎物的双重身份和善于爬树的灵长类动物,处于边际的林缘无疑是最安全、最隐蔽、最易出击或逃跑的运动路线。冬季落叶乔木林就是架的原型,单柱架起源于林缘的单排树,双柱架起源于林缘的双排树。
  5. 廊的自然起源———架的顶部覆盖
  与架的发源相似,廊也起源于林缘线状分布的树林。唯一不同的是,廊有顶部的覆盖,更接近于林缘的常绿乔木或未落叶的落叶乔木。形成更安全、更隐蔽的栖息产所,而且还可以防止雨雪的侵袭和太阳的暴晒。
  6. 桥的自然起源
  桥是跨越水域的路。桥有侵入水中的水桥、飘在水面上的浮桥和跨域水面之上的旱桥三种。水桥起源于水中的石头,即矴步。浮桥和旱桥起源于倾倒在河中或河上的树木。
  7. 舟的自然起源
  舟( 船) 是漂浮在水上的人工构筑物,起源于落入水中树木的树干。如今,各处园林水面上依然可以看到它们漂移的身影。可见,舟应该属于园林建筑的一类,而且是唯一可以移动的园林建筑,同时又是舫的原型。然而,由于它并没有被纳入园林建筑的范畴,容易受到忽视,与园林中的桥相比,舟的设计单调、古板,缺乏创新的作品。
  ( 三) 古典园林建筑的发展和演化———次生建筑
  1. 厅、榭———亭的变奏( 变异)
  从形态结构和空间限定来看,与亭相比较,厅、榭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仅仅是亭的水平布局变化以及与廊结合的结果。
  2. 楼阁———亭与廊的组合
  从形态结构和空间限定来看,与亭相比较,楼、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仅仅是亭的竖向布局变化以及与廊结合的结果( 如图 4) 。
  3. 舫———楼阁与舟的组合
  舫是浮在水上的园林建筑,从形态结构和空间限定来看,舫是楼阁与舟的组合。
  三、园林建筑群体的水平布局及自然起源的原型
  1. 园林建筑的水平布局
  从众多现存古典园林建筑的水平布局可以看出周边围合、中心开阔以及外实内虚的结构特征。
  2. 林中空地———园林建筑群体水平布局形式的原型
  具备上述特征的自然景观就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林中空地。林中空地具有周边围合、中心开阔的特征,而且中心开敞部位多为不利于树木生长、利于低矮植物生长的水域或沼泽,又是动物饮水的必去之处。作为猎人和猎物双重身份的人类,需要看到猎物,同时又要不被猎人看到,还要易于出击和逃跑,林中空地的林缘是狩猎和逃避的最佳位置选择。因此可以推测,林中空地是古典园林建筑群体水平布局的原型 。







欢迎光临 假山网 (http://grc33.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